23名非遺工匠同臺秀絕活
合肥非遺藝術設計競賽落幕
本報訊 匠心聚首,非遺煥彩。9月9日上午,由合肥市總工會主辦的2025年合肥市非遺藝術設計與制作職業技能競賽,在包河經開區火熱開賽。來自全市的23名非遺技藝從業者同臺競技,以刀為筆、以材為媒,在技藝比拼中交流心得、傳承經典,不僅為合肥非遺文化搭建起專業交流平臺,更讓新時代工匠的堅守與創新風采盡顯。
本次競賽以“匠心筑夢 非遺薪火相傳”為主題,打破傳統技藝展示的單一模式,對選手綜合素質展開全方位“檢閱”。
比賽設置理論知識與實操技能兩大環節,其中實操考核成為賽事核心——評委團隊圍繞“非遺技藝規范性、工藝創新性、文化內涵表達、實操熟練程度”四大維度細化評分標準,既考驗選手對傳統技藝的掌握深度,也著重考察其將傳統美學與現代創意融合的轉化能力,實現“以賽驗技、以賽促學”。
競賽現場,圍繞工藝美術雕刻師工種的比拼精彩紛呈。根雕作品的古樸厚重、木雕作品的細膩溫潤、蛋雕作品的精巧靈動、泥雕作品的鮮活生動輪番呈現,選手們凝神聚力,手中工具在材料上精準游走,每一道刻痕、每一處打磨都飽含對非遺技藝的敬畏與熱愛。
53歲的19號選手熊曉強專注于陶瓷瓷板雕刻,只見他屏息凝神,刻刀起落間,一幅神態莊重、細節初顯的包拯像半成品逐漸成形。
“我平時在罍街做陶瓷體驗工作,一直癡迷這項技藝,這次能和全市同行同臺競技,既是挑戰,更是難得的學習機會。”熊曉強一邊調整刻刀角度,一邊與評委交流創作思路,言語間滿是對非遺傳承的熱忱。
“此次競賽為合肥非遺技能人才搭建了展示才華、互通經驗的橋梁,既點燃了從業者精進技藝的熱情,也為非遺人才隊伍建設注入新活力。”包河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合肥市總工會相關人士透露,未來將把非遺藝術設計與制作職業技能競賽打造成常態化品牌活動,通過優化賽事內容、擴大參與范圍,持續以競賽促技藝提升、以交流促傳承發展,為合肥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注入持久動力,助力城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賽事一等獎獲得者將獲得全市“五一”勞動獎章加分資格,這一舉措不僅為非遺技能人才賦予了更高的榮譽認可,更讓“匠心守藝”成為受社會尊重的價值追求,為非遺傳承凝聚起更多力量。
合肥晚報-合新聞記者 王峰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