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7歲的程序員小李捂著右眼來到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急診。中國科大附一院眼科眼底病亞專科立即啟動綠色通道,為他實施了玻璃體切除聯合氣體填充手術。據介紹,小李是視網膜脫離,并累及黃斑區,盡早手術是恢復視力的關鍵手段。為此,中國科大附一院開通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救治綠色通道,若確診為需手術治療的“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會為患者開具住院單,盡量在24至48小時內安排患者優先住院。
小李介紹,看電腦時,屏幕代碼突然在他眼前扭曲變形,視野上方出現一片揮之不去的黑影。小李形容,“就像有人關掉了右眼的一半開關”,經過檢查,小李的視網膜脫離,并累及黃斑區。
中國科大附一院眼科眼底病亞專科立即啟動綠色通道。在急診科、麻醉科、手術室等科室的密切配合下,為他實施了玻璃體切除聯合氣體填充手術。第三天,小李的右眼視力基本恢復,順利出院。
如果把眼睛看作一臺照相機,視網膜就相當于照相機的“底片”。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簡稱網脫)是常見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當視網膜出現裂孔,玻璃體腔內的液體順著裂孔進入視網膜下所導致的視網膜神經上皮層和眼球壁的分離。
研究表明,視網膜脫離一旦發生,將迅速造成視網膜神經細胞的損傷和死亡。而黃斑區脫離時間較久的網脫,哪怕手術后視網膜復位良好,視力也很難恢復。
據介紹,目前還沒有藥物能治療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絕大多數視網膜脫離均需手術治療。如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手術治療,視網膜脫離可能引起失明、眼球萎縮等嚴重并發癥。
目前,中國科大附一院眼科視開通網膜脫離診治綠色通道,高度懷疑為“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或已在其他醫療機構初診為“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的患者,可攜帶相關資料至中國科大附一院眼科就診;如果遇到停診等特殊情況,可到中國科大附一院南區眼科急診(24小時開放)就診。
若確診為需手術治療的“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會為患者開具住院單,盡量在24至48小時內安排患者優先住院。
視網膜脫離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高度近視患者、中老年人、白內障術后患者、眼外傷患者等。對于上述人群,眼科主任董凱建議,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劇烈運動外,每1至2年進行一次詳細的眼底檢查也尤為重要。
專家提醒,當眼前出現大量黑影飄動、頻繁的閃光感、視力下降、視物遮擋等癥狀時,要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的眼科就診。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汪漪 通訊員 周恩亮 顧永昊 吳家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