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從合肥市軌道集團獲悉,合肥軌道3號線安醫一附院南區站和李灣站在“七一”前夕分別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兩面錦旗。在這背后,是合肥軌道黨員先鋒崗持續552天,為輪椅乘客田叔叔和他的老伴鐘阿姨架起“暖心通道”的故事。
2023年底,軌道3號線延長線開通后,安醫一附院南區站工作人員在日常服務中發現,有一位老人經常在固定日期,推著輪椅帶著老伴往返于安醫一附院南區站與李灣站之間。經工作人員主動了解,得知這位老人姓鐘,她的老伴姓田,兩人定期去醫院是為了看病就醫。隨后,安醫一附院南區站與李灣站黨員骨干迅速聯動,自發建立起“愛心接力”機制。
“當兩位老人進站后,黨員先鋒崗的小伙伴會第一時間迎上,推送輪椅至車廂,并將乘客信息及到站時間告知李灣站;李灣站收到信息后,提前守候在對應站臺門處,在列車抵達后,迅速鋪就坡道板,協助老人下車,并一路護送出站。”據合肥軌道集團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但這群小伙伴552天的堅守,讓兩位老人非常感動。“所以,鐘阿姨和田叔叔特意定制了錦旗,在‘七一’前趕到兩個車站,向黨員先鋒崗的小伙伴表示感謝。”
除了鐘阿姨和田叔叔,軌道3號線上還有一場持續5年的“愛心接力”。據悉,從3號線開通起,到2024年底,每周一、三、五上午,3號線國防科技大學站總會迎來兩位“特殊”乘客——70多歲的劉奶奶和她坐在輪椅上的老伴。“他們會坐上開往安醫大二附院站的地鐵,乘車期間,兩站的站務人員會‘接力守護’。”據該負責人透露,在5年里,有幾十名站務人員為他們提供過服務。“劉奶奶的老伴因為腦梗導致行動不便,且身患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多種疾病,每周需要前往安醫大二附院做三次透析。”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了解到劉奶奶和老伴的情況后,兩站的工作人員便開啟了一場長達5年的“愛心接力”。
“每周這三天的上午10點多進站,下午5點多離站。幾乎站里每一位站務人員都清楚兩位老人的出行時間點,甚至在這三天的前一天,站務人員之間會不自覺的提醒。3號線國防科技大學站的站務人員告訴記者,為方便兩位老人進出站,站務人員從他們到地鐵口的垂直電梯起,就開始全程貼身服務,進站、安檢,再次乘坐垂直電梯到站臺,鋪設坡道板,進入車廂,固定輪椅……提前通知抵達站站務人員,告知老人的車廂號,準備好坡道板,再將他們護送出站。“雖然5年間,兩個地鐵站更換了一些站務人員,但大家對劉奶奶和她老伴的照顧,卻從未間斷過。”(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姜志遠 通訊員 李麗媛)
圖片說明:鐘阿姨和田叔叔給軌道3號線安醫一附院南區站和李灣站送來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