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不久,駕車到我省各大景區游玩的游客,停車有望更加便捷。近日,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從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我省將推進景區智能化升級,在全省旅游景區全面推廣通過人臉識別、二維碼識別等方式,實現游客快速入園。同時增設智能停車系統,實時顯示停車場車位信息,引導游客快速找到停車位。
近年來,省文旅廳聚焦技術應用與產業融合,推動全省文化旅游產業智能化發展。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等5A級旅游景區已全面實現5G網絡深度覆蓋,4A級旅游景區5G覆蓋率達到60%,并逐步向其他重點旅游區域延伸。智慧票務系統、智能導覽平臺等在全省各大景區廣泛應用,線上購票率平均達到70%,部分熱門景區如宏村、西遞古村落,線上購票率突破85%,提升了游客入園效率。依托“數字安徽”建設成果,我省率先在“一區三圈四帶”重點旅游景區、文博場館開展文旅大模型創新研發合作,賦能“行前規劃”、游中“智能導覽”、游后“智能傳播分享”等應用場景,并積極打造數字化文旅新體驗。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省文化旅游產業數智化發展仍有不足之處。針對部分省政協委員在省政協第十三屆第三次會議期間提出的《關于推動我省文化旅游產業數智化發展的提案》,省文旅廳表示,將結合“品牌化、全域化、智能化、融合化”的發展目標,打造智能化安徽文旅名片,推進景區智能化升級,提升智慧化服務能力,深化產業融合發展。
在打造智能化安徽文旅名片和深化產業融合發展方面,我省將深化區域協同發展,建立合肥都市圈、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等跨區域品牌共建機制,整合合肥科創資源、黃山生態景觀、九華山佛教文化等特色,推出跨市精品旅游線路,實現客源互送、數據共享。打造形式豐富的研學游活動,讓文旅作為服務行業經濟引擎,帶動周邊產業協同發展。發揮文旅賦能鄉村振興作用,在鄉村旅游資源豐富的區域,推廣“智慧民宿集群”模式,利用大數據分析游客需求,打造特色主題民宿。推動綠色發展,運用智能能耗管理系統,對景區的照明、空調、電梯等設備進行智能化控制,實現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節能降耗。打造生態文旅示范樣板,在景區建設生態停車場、生態廁所,推廣使用環保材料和清潔能源,實現旅游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
在推進景區智能化升級和提升智慧化服務能力方面,我省將在全省旅游景區全面推廣通過人臉識別、二維碼識別等方式,實現游客快速入園。增設智能停車系統,實時顯示停車場車位信息,引導游客快速找到停車位。引入AR實景導覽,讓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景區文化。同時創新服務場景,開發“一部手機游安徽”APP升級版,實現智能化的文旅信息服務,包括多語種多音色內容播報、地區信息智能介紹、智能游覽陪伴、智能行程規劃和智能服務推薦等場景,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我省將充分發揮省級文旅公共服務云平臺,整合政務服務、投訴處理、信用評價等功能,實現“一網通辦”。推動酒店、民宿接入智能管理系統,提升服務效率和標準化水平。強化人才支撐,聯合省內相關高校,開設智慧文旅相關專業課程,培養既懂旅游又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定期開展“智能服務技能培訓”專項行動,提升從業人員智能化服務水平。(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