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雜志全媒體記者丨葉石界
2022-2024年間,全省縣域實現銷售收入年均增長3.6%,高于全省年均增長水平(0.1%)約3.5個百分點;其中粵東粵西粵北的縣域開票銷售收入年均增長3.8%,高于珠三角地區0.4個百分點……這是來自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的稅務數據。
縣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本單元。近年來,廣東以“頭號力度”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旨在推動廣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來自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的增值稅發票數據,折射出廣東縣域正在經歷一場深刻變革,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格局。
1
縣域經濟加快“出圈”:
開票銷售收入增速更快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2-2024年間,廣東縣域實現銷售收入年均增長3.6%,高于全省年均增長水平(0.1%)約3.5個百分點。其中,粵東粵西粵北的縣域開票銷售收入年均增長3.8%,高于珠三角地區0.4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省內對口幫扶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比如深圳對河源、東莞對韶關等地區的采購金額增長顯著。而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申報數據顯示,縣域經營主體從業人數穩步增長,粵東粵西粵北的年均增長率達到3.3%,高于珠三角地區的3.2%。
這組數據的背后,是廣東縣域經濟追趕的步伐正在加快。
2024年,廣東57個縣(市)地區生產總值共1.8萬億元,自2022年以來年均增長4.9%。自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廣東各地乘勢而上、加速破題,以攀高比強、跨越趕超的勁頭角逐縣域經濟新賽道,各縣(市)在差異化發展中紛紛“出圈”。57個縣(市)整體經濟增速連續兩年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經濟的持續增長,得益于產業的壯大。
近年來,廣東抓住產業這個根本,持續壯大縣域經濟。
產業有序轉移是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
為促進縣域發展,廣東政策迭出——出臺促進產業有序轉移條例,建立產業園區“有進有出”動態考核、差異化支持機制,支持珠三角與粵東粵西粵北在項目導入、園區開發、招商引資、利益共享等方面加強協同聯動,探索布局建設“飛地經濟”……
在平臺上用力、在保障上加碼、在協作上使勁,廣東不斷“轉”出高質量發展新圖景。2023和2024年,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分別新設企業13.9萬家、13.8萬家,兩年復合增長16.9%;15個產業轉移主平臺累計新承接1620個產業轉移項目,計劃總投資超5800億元。
產業項目密集落地,為縣域帶來了更多的市場主體和就業機會,這也反映在了增值稅發票數據上。
2
外省市場半徑持續擴大:
東北地區增長156.1%
在云浮市云安區農村電商產業園展廳里,各色農副產品琳瑯滿目。
腐竹、蠶繭、咖啡、火龍果、麻竹筍等特色農產品,以及品牌預制菜、蜂蜜等綠色食品,構成了云安區豐富的產品矩陣。云安區以電商為突破口,將托洞腐竹、云安蠶繭等農產品送上全國消費者的餐桌,探索出一條“直播電商+特色產業”的鄉村振興新路徑。2024年,云安的特色農產品零售額同比增速達76.68%。
近年來,廣東突出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比如梯次開展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建設,打造糧食、蔬菜等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茶葉、南藥等5個數百億級集群,加快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打造“粵海糧倉”。
富民興村產業的壯大,讓更多“粵字號”不斷走出省界、跨出國門。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2-2024年,廣東縣域經營主體對省外的開票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6.3%,高于廣東省整體增速10.1個百分點,跨省貿易在縣域總銷售金額的比重由14.2%提高至17.9%。
值得關注的是,廣東縣域對京津冀和東北地區的銷售增長迅猛,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15.8%和156.1%。
分地區看,廣東縣域對京津冀、長三角兩大經濟圈的銷售金額分別年均增長15.8%、10.6%,對我國東北、西部、中部地區分別年均增長156.1%、17.7%、8.0%。
這表明廣東縣域經濟的市場半徑正在不斷擴大,對外省市場的競爭力在持續提升。
3
城鎮品質蝶變:
公共服務銷售收入年均增長9.3%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2-2024年,縣域養老、醫療、教育等行業的開票銷售收入年均增長9.3%,逐步縮小與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
在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過程中,廣東堅持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從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實現城鎮品質蝶變,讓百姓的幸福生活“加碼”。
2024年以來,廣東先后推出兩批共37個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縣(市)。各試點縣(市)制定工作方案,持續探索有當地特色的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樣本。
公共服務相對薄弱,一直都是縣域特別是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短板。
對此,廣東聚焦公共服務持續發力。在教育領域,統籌建立“橫向+縱向”教育幫扶機制,推動師范院校、珠三角地區優質學校組團式融入式托管幫扶試點縣(市)普通高中;在醫療領域,集合省級優質醫療資源對試點縣(市)進行重點幫扶,創新實施“一對一”“組團式”“結對子”等多種幫扶方式,迅速提升試點縣(市)醫院能力。
社保登記數據顯示,縣域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穩步提升,從2022年的10.9%提升至2024年的11.2%。納稅申報數據顯示,2022-2024年,廣東加速推進縣域數字基建全覆蓋,縣域電信網絡業務版圖不斷拓展,廣電網絡等企業在縣域的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8.6%,遠超全省平均水平。
隨著教育、醫療、就業、生育、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更加普惠均衡,廣東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百千萬工程”也更有成色。
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充分發揮稅務職能作用,精準落實支持先進制造、現代農業、綠色低碳等稅費優惠政策,支持縣域經濟進一步發展,為更好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