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促進重點人群就業行動、放心家政行動、加快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今年以來,我省優化實施30項民生實事,新增一批群眾反映強烈、需求迫切的事項。為讓群眾真正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感到滿意,各地各部門把落實民生實事擺在重要位置。這些事項目前辦的如何?老百姓又得到哪些實實在在的福利?即日起,本報開辟“抓民生 辦實事”專欄,多角度為您展現我省推動各項民生實事落到實處的階段性成果。
關系千家萬戶四季三餐,小小“菜籃子”是不折不扣的民生“大工程”。
2012年以來,我省在全國創新開展“惠民菜籃子”銷售,2022年將其納入民生實事項目。目前,全省“惠民菜籃子”門店已達600家左右,在各市城區主要社區基本實現“全覆蓋”。近三年全省平價惠民銷售“菜籃子”商品 21萬噸,累計讓利達4.1億元。在主要節假日、突發事件及菜價大幅上漲時,“惠民菜籃子”總會如約而至,為群眾帶來“穩穩的幸福”。
■全國創新 “惠民菜籃子”帶來實惠
“‘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事關千家萬戶,是最基本的民生。”2012年,我省堅持“市場為主、政府引導”原則,聚焦“菜籃子”商品保供穩價,在全國創新開展“惠民菜籃子”平價銷售,至今已經有13個年頭。
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價格調控和收費管理處了解到,我省在大型商超社區連鎖店開設“惠民菜籃子”專區,適時推出多個品種的平價菜,平抑市場價格。平價銷售品種包括蔬菜、豬肉、米、面等20個品種以上,其中蔬菜品種不少于15個。蔬菜類銷售價格低于市場均價15%以上,其它低于市場均價5%以上,同時由各地結合實際加推5個“一元菜”等特價菜。
“市場均價由當地發展改革部門監測并發至各‘惠民菜籃子’門店。各門店在平價銷售專區統一使用標有市場均價、惠民價兩種價格的標價簽,便于監督識別。”省發改委價費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參加“惠民菜籃子”銷售門店均在銷售區域懸掛印有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惠民菜籃子”標牌標識,接受群眾監督。
參加運營的商超還簽訂“惠民菜籃子”運行協議,按照規定的起止時間、銷售品種、優惠幅度及相關要求開展平價惠民銷售。發展改革部門采取互查、巡查等方式,開展績效評價,強化日常監管,確保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實惠。
■真正實惠 菜價普遍便宜三成以上
0.99元的蘿卜、南瓜,低于市場均價三成的西蘭花、黃瓜……家住省城經開區的孫女士經常在附近的生鮮超市買菜,惠民菜籃子的實惠她實實在在感受到了。“每年春節前夕,葉類菜價格一般要貴一點,‘惠民菜籃子’總能買到一兩元一斤的平價菜。”
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了解到,“惠民菜籃子”運行以來,有效平抑了“菜籃子”商品價格。據監測,“惠民菜籃子”銷售的蔬菜價格普遍低于農貿市場同類商品價格30%以上,糧油、肉類等價格低于集貿市場,不僅實現自身價格穩,同時帶動周邊市場價格平穩運行,有效穩定了物價總水平。
依托大型商超及其社區連鎖店建設的平價商店主要面對廣大工薪階層,“平價店”“惠民菜”對于保障他們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近三年全省平價惠民銷售“菜籃子”商品 21萬噸,累計讓利達4.1億元,有效降低群眾支出,減輕困難群眾生活壓力。平價商店銷售運營還讓消費者對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更有信心。
■全國推廣 未來有望實現配送到家
2022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多次向全國推廣安徽省平價惠民銷售主要做法。2023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我省召開全國平價銷售經驗交流現場會,進一步推廣我省“惠民菜籃子”經驗做法。今年5月,省發展改革委還在全國物價形勢和價格調控培訓上作典型經驗交流。
今年上半年,全省四次統一啟動“惠民菜籃子”運行39天,共銷售“菜籃子”商品2.1萬噸,累計讓利3700多萬元,平均每斤優惠約0.9元。下一步,我省將繼續創新“惠民菜籃子”運行方式,推動運營商場延伸服務功能,通過線上下單、線下取貨、配送到家方式,開展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惠民銷售。同時,引導商超適時開展“惠民菜籃子”進社區、進校園、進養老機構食堂等,擴大惠民成效。我省還將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作用,更多讓利于民,促進全省惠民銷售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省發改委下一步將引導群眾全程參與監督,進一步改進和優化惠民服務,推動“惠民菜籃子”工作繼續走深走實。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劉媛媛 實習生 熊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