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至24日,以“AI汽車”為核心的科創產業研學游在安徽合肥、蕪湖兩地展開。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少年走進奇瑞蕪湖智造一工廠、蔚來先進制造合肥F1工廠、尊界超級智能制造中心等安徽汽車產業標桿基地,在真實場景中觸摸智能制造的脈搏,聆聽技術講座,完成了一場從認知到啟發、從實踐到理論的“AI汽車啟蒙課”。此次活動不僅是安徽汽車產業實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產教融合、培育未來創新人才的重要舉措。
實景體驗,沉浸感知智能制造現場
在奇瑞蕪湖智造一工廠,焊裝車間的400多臺機器人同時作業,機械臂整齊劃一、焊花飛濺,仿佛科幻照進現實。孩子們沿著百米長的生產線一路觀看,不斷拋出問題:“這些機器人怎么協作?”“會不會出錯?”講解員一一解答,生產現場成了最生動的課堂。
在奇瑞試驗技術中心,NVH試驗室和碰撞安全試驗室尤其吸引孩子們駐足。通過專業人員的演示,他們了解到材料如何影響乘坐舒適性、AI又如何參與安全預警和碰撞防護。8歲的吳自浩興奮地說:“我要設計一輛能飛能潛水的車!”真實的場景、可觸摸的技術,極大激發了孩子們對汽車科技的興趣。
位于合肥經開區的蔚來先進制造F1工廠的“牛屋”同樣氛圍熱烈。孩子們在輕松的環境中與技術老師面對面,從機器學習到自然語言處理,從視覺檢測到用戶行為分析,問題一個接一個。不少青少年在交流后表示,“原來AI離我們這么近”。
虛實融合,數字技術賦能產業與教育
在位于肥西縣的江淮與華為聯手打造的尊界智能超級工廠,孩子們被高度自動化流程震撼。工廠配備超過1800臺智能機器人,覆蓋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全流程。尤其令他們驚嘆的是“數字孿生”系統:通過大屏幕,整座工廠在虛擬世界中實時同步運行,每一個工藝節點、每一處設備狀態都清晰可見。
工程師介紹,借助華為iDME工業數據模型,系統可實現對5714個焊點的100%實時監測,“哪怕一個微小瑕疵,AI也會立刻報警”。涂裝車間中,AI分色精度高達0.3毫米。孩子們伸手觸摸屏幕,試圖感知這“虛實聯動”背后的技術魔力。
現場還設置了多種可觸摸的教具:真皮材質、實木飾板、智能電動門模型等。技術老師通過這些實物,講解AI在材料選擇、人機交互、工藝設計中的實際應用。很多學生一邊記錄一邊畫圖,在體驗中理解科技如何為汽車賦能。
科教協同,為未來產業儲備人才根基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安徽汽車產量149.95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73.09萬輛,汽車出口突破46.1萬輛,三項指標均位居全國第一。在產業規模量級躍升的同時,安徽正持續深化創新生態建設和人才戰略布局,推動產業向更高層次邁進。
安徽省汽車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AI汽車大探索”研學活動,是安徽推進產業與教育融合的一次重要實踐。通過開放頂尖智能制造基地、組織工程師參與講解、設置互動課堂,安徽正在把產業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把工廠變為課堂,把青少年變為“未來汽車設計師”。
長三角一體化旅游聯盟副會長、安徽省旅游學會會長徐華玉認為,此類活動不僅是產業形象的展示,更是對創新人才的前瞻培養。有助于將安徽的規模優勢轉化為策源優勢,強化其作為全國科技創新高地的品牌形象,同時也響應了國家創新驅動和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方向。
一場研學,一次啟蒙。安徽通過實景體驗、技術講座與數字融合三大維度,不僅向青少年展示了“AI+汽車”的科技魅力,更在無數年輕的心靈里埋下了探索、創新與夢想的種子。從產線到課堂,從現實到未來,安徽正以開放、融合、前瞻的姿態,為安徽甚至全國汽車產業未來人才培養播下種子。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郜征 通訊員 程鴻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