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合肥,氣溫一直升至37℃,4日合肥最高氣溫會升至38℃,高溫范圍將達到本次過程最大。7月3日,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從氣象部門獲悉,當前,我國中東部正在經歷今年以來最強高溫過程,具備過程范圍廣、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的特點。截至記者發稿時,安徽靈璧已憑借38.9℃位列全國高溫榜第二名,共有52個地區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預計4~9日全省最高氣溫普遍35~38℃,部分地區超過39℃,高溫將全天候持續在線。
多地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從氣象部門發布的數據來看,2日安徽石臺和新疆托克遜憑借37.8℃,并列霸占全國高溫榜冠軍。此外,安徽廣德、寧國都沖進了榜單。3日下午,河南、安徽、江蘇、山東、江西等地都出現大片高溫,不少地方出現37℃以上酷暑天氣。配合40~60%的相對濕度,體感溫度直逼40℃,悶熱感可謂是拉滿了!在此情況下,黃山休寧、馬鞍山、安慶、合肥等地都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預計未來一周,隨著副熱帶高壓持續控制黃淮、江淮、江南、江漢、華南等地,4日高溫范圍將達到本次過程最大,囊括華北南部到華南中北部的大片區域。其中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北、浙江等地還可能出現40℃及以上的酷熱天氣。不僅白天熱,不少地方夜間最低氣溫也可達30℃左右,可謂是晝蒸夜煮連軸熱。據安徽省氣象臺預報,4~9日全省最高氣溫普遍35~38℃,部分地區超過39℃。氣象專家提醒,江蘇、山東、河南、安徽、黑龍江等地的部分地區高溫健康風險高,建議公眾減少戶外活動,體溫較高時可用冷水進行物理降溫,如果出現中暑先兆癥狀,及時使用解暑藥品。
高溫健康風險預警首次發布
2日,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聯合中國氣象局發布了首個全國高溫健康風險預警,這也是首次由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的全國高溫健康風險預警產品,那么這與高溫預警有何不同?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副首席李怡介紹,與氣象部門發布的常規高溫預警不同,高溫健康風險預警更多表征了高溫對健康的影響,與疾病風險關聯,反映了溫度升高可能導致疾病風險的增加。從預警分級標準來看,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并非依據單一氣溫要素,而是根據高溫與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的超額死亡率的暴露反應關系分析得出。它的等級由日平均氣溫和日最高氣溫兩項風險閾值指標來劃分,分為低風險、中等風險、較高風險、高風險、極高風險。
記者從氣象部門獲悉,一直到下周初,河南中南部、山東西南部、湖北東部、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江西中東部、湖南北部等地高溫或將全勤。河南中部、江蘇中部、浙江、湖北西部部分地區將達到或超過40℃,局地高溫強度具有極端性。不僅白天熱,夜間也不涼快。華北中南部以南的大部地區最低氣溫維持在25℃以上,尤其是黃淮南部到長江中下游最低氣溫會接近甚至超過30℃。公眾需注意防暑降溫補水,老人和孩子等重點防護人群盡量減少高溫時段外出,謹防中暑。
具體預報:
4~6日(周五至周日):全省晴天。
7~8日(周一至周二):淮河以南多云有時陰,有分散性陣雨或雷雨;淮北地區多云到晴。
9日(周三):全省多云。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