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安徽往前趕】皖江5市均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陳衛華 分享到 2025-09-08 18:34:07

碧水東流、長江蝶變。8月31日傍晚,暑氣已散,在蕪湖市十里江灣人民公園,市民正沿著親水步道感受“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詩意。同時,該市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奇瑞集團強勢躋身世界500強。

一邊是生態優,一邊是產業興,蕪湖市正是安徽沿江城市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我省扛起“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責任,推動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取得顯著成效,沿江5市全部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環保取得新成效,發展質量呈現新提升,安徽長江流域已匯聚了全省70%的新興產業基地、80%的高新技術企業、90%的上市公司,成為安徽發展水平最高、創新活力最強、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

安徽出境水質穩定在Ⅱ類優質水平

2024年我省長江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3.8%,較2016年提高15.5個百分點,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近5年連續超九成。2025年以來,長江干流安徽段出境水質穩定在Ⅱ類優質水平,出境斷面監測指標一半達到Ⅰ類水平。 

這一組數據的背后,是安徽省對長江保護修復齊抓共管的大格局。長江自江西入皖,流經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五市,蜿蜒416公里。位于長江流入長三角地區“第一站”的安慶,岸線占“八百里皖江”三分之一。其境內潛水河是長江流域皖河重要支流,是縣城和7個鄉鎮的飲用水水源地。但隨經濟社會發展及城鎮化步伐加快,潛水河生態曾存在不少突出問題,養殖場企業眾多,亂砍亂伐現象嚴重,污水處理設施不健全,水環境受到污染。

潛山市以“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為目標,全面推進流域系統治理和綜合治理。2017年以來,關停拆除潛水102家涉河違規企業;整治完成入河排污口311個;建成城區污水管網114公里,將河湖保潔納入城鄉環衛一體化實施,河湖長實現全覆蓋,河湖管護體系逐步完善。近十年,潛水河水質總體為優,入選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潛山市梅城鎮高集村黨總支書記熊志文,也是潛水梅城鎮高集村村級河長,他“日巡+夜查”,年均巡河超120次,足跡覆蓋沿岸的每一處堤壩、灘涂與涵閘,實時記錄水質動態、排污痕跡及生態變化。

在熊志文的多年努力帶領下,潛水梅城鎮高集村段河道煥發新顏,消失多年的白鷺、野鴨種群重返棲息,河岸綠化率達95%,成為附近居民休閑健身的“網紅打卡點”。

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作為長江經濟帶承東啟西的重要節點省份,安徽近年來堅持問題整改與污染防治并重,切實擔起共同維護“一江碧水向東流”的重任,推動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對國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問題,安徽逐一制定問題、任務、責任、標準“四項清單”,掛圖作戰、限時整改,前六批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國家警示片累計披露92個問題,已完成整改85個。“自查從寬、被查從嚴”工作機制、“六安城市智慧水管家”污水治理模式寫入國務院文件,并向沿江省市推廣。

蕪湖市十里江灣夜色美

記者從安徽省發展改革委長江經濟帶發展處了解到,安徽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持續推進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禁新建、減存量、關污源、進園區、建新綠、納統管、強機制及生物多樣性保護“7+1”行動。累計統籌爭取中央及安排省級財政資金200多億元,重點支持城市污水處理及管網、國土綠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工程項目建設。

其中,2021年以來全省新增市政污水管網約4300余公里、改造市政污水管網約6000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02.5萬噸/日,初步測算,2024年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70%,較2021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關停化工污染企業46家、搬遷改造70家。

長江干流安徽段5公里范圍內1173家畜禽養殖場全部完成整改,長江沿線10公里范圍內112個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完成,治理面積達1.4萬畝。全省累計造林760余萬畝,修復退化林350余萬畝,撫育森林2700余萬畝,沿江5市全部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在長江中下游生態帶和長三角生態屏障方面作用更加凸顯。

沿江岸線是長江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蕪湖市投資2.4億元建設了十里江灣人民公園,北起青弋江,南至澛港大橋,東靠長江大堤,全園包括江堤生態活動區、濱江灘涂風貌區、林間濕地風貌區等三大生態分區,實現了長江岸線弋江段、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全覆蓋,真正做到“還江于民、還岸于民、還景于民”。

江豚種群數量達279頭“禁漁”顯成效

2013年12月,西江建成安慶西江江豚救護中心,成為長江干流首個江豚救護中心。2015年6月,從長江干流救護的一頭雌性江豚在西江圍網內產下一頭小江豚,成為全國首例在圍網內出生的江豚。作為首個長江下游江豚遷地保護基地,2018以來這里每年均發現有小江豚出生,目前西江江豚遷地種群數量約25頭。

西江位于安慶市大觀區海口鎮,長10千米,為長江故道,上游因西江壩和長江隔離,下游由東江閘和長江相連。近年來,安慶市聚焦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三水統籌”,全市526個長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達到94%,推進水生生物多樣性恢復,陸續增殖放流四大家魚、胭脂魚和中華鱘1萬尾等苗種超億尾。長江安慶段已經成為江豚種群分布密度最高的江段之一,深度打造長江江豚“生態名片”。

2020年1月1日起,長江開始實施十年禁漁計劃。而在2019年,馬鞍山市就在全國率先開展長江禁捕退捕,全市共完成5651艘漁船拆解和1.1萬名漁民上岸。長江馬鞍山段漁業資源恢復明顯,魚類規模、資源密度較禁漁前分別增長1.5倍、2倍。

蕪湖市三湖一壩生態濕地

為了保障漁民“退得出”“過得好”,該市制定政策,鼓勵各縣區利用現有水面、灘涂、山場等資源,組織推動有能力、有意愿的退捕漁民轉為從事養殖業,多渠道保障退捕漁民安置就業。

安徽“十年禁漁”成效明顯,目前長江(安徽段)土著魚類物種數已達到78種,比實施禁漁前增長47%,長江江豚種群數量達279頭,比實施禁漁前增長7.3%。

長江流域已匯聚全省90%的上市公司

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部,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是我國最具創新活力的區域之一,科技創新則是塑造長江經濟帶發展新優勢的關鍵。

擁有201.5公里長江岸線的蕪湖市推動廠網河湖岸一體化治理,推進長江生態廊道營造林建設,同時,加快產業綠色轉型。

該市立足“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推動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破繭”煥新,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十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奇瑞集團強勢躋身世界500強;光伏、風能、水電等新能源發電量達48.26億千瓦時;從“制造大市”邁向“智造強市”,在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城市中位列第34位。

記者從安徽省發展改革委長江經濟帶發展處了解到,長江經濟帶戰略實施十年來,我省在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性成果,環境保護取得新成效,經濟總量實現新跨越,發展質量呈現新提升。2024年全省經濟總量超過了5萬億元,占全國和長江經濟帶的比重分別為3.78%和8.03%,比2016年提升了0.65和0.79個百分點。 

 2024年我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51.5%,比2016年提高11.7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43.6%,比2016年提高20.3個百分點。安徽長江流域已匯聚了全省70%的新興產業基地、80%的高新技術企業、90%的上市公司,成為安徽發展水平最高、創新活力最強、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日益顯現。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汪漪 通訊員 楊淺  朱曉華 孔令煒 劉暉)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宁县| 平南县| 威信县| 金塔县| 梅河口市| 兴义市| 昭通市| 双牌县| 樟树市| 万荣县| 那坡县| 台北县| 岑溪市| 赞皇县| 惠来县| 交口县| 玛多县| 平陆县| 南京市| 江达县| 鄂托克前旗| 江川县| 深水埗区| 蛟河市| 西峡县| 斗六市| 射阳县| 民县| 万盛区| 岚皋县| 关岭| 平罗县| 昭觉县| 英德市| 武义县| 沭阳县| 平塘县| 铁岭县| 托里县| 株洲县|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