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由安徽日報教育培訓中心、合肥市廬陽區三孝口街道龔灣社區黨委、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聯合主辦的“養生文化角”揭牌儀式暨健康養生主題活動,在廬陽區楊梅驛黨群服務站舉行。此次活動以“社區添活力、健康伴鄰里”為主題,通過實際操作教學、專家講座、互動體驗等形式,讓居民在近距離感受養生文化的同時,也掌握一些健康生活技巧。
多方聯動,共筑健康新空間
在活動現場,三孝口街道四級調研員王兵、三孝口街道龔灣社區黨委書記杜紅燕、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經理劉剛、安徽日報教育培訓中心負責人張波共同為“養生文化角”揭牌。這一全新空間的亮相,讓龔灣社區居民多了一個交流健康養生心得體會的好去處。
“三方聯動的核心,是整合各方資源將優質養生服務下沉社區、走進家庭,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張波在健康主題分享中,點明了設立“養生文化角”的意義。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公共關系經理王智勇在現場表示:“我們希望搭建專業的養生知識平臺,助力居民擁抱更健康的生活。”
社區搭臺聚合力,媒體賦能傳知識,企業助力強服務——“養生文化角”將通過多方協作,將健康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社區以基層治理效能為基,用健康文化溫暖民心;黨媒發揮輿論引領作用,讓權威健康知識廣泛傳播;企業依托科技創新,讓科學養生理念融入日常。
沉浸體驗,八段錦里學健身
“吸氣、吐氣,身體慢慢下沉……”在八段錦教學環節,無限極安徽分公司八段錦健身操教練儲維平、王風、謝其云帶著眾多居民,伴著舒緩音樂緩緩起勢:兩腳開步站立,沉肩墜肘,松腕舒指。領練者氣沉丹田,在呼吸吐納間指導大家完成“左右開弓似射雕”等動作。
作為優秀的傳統保健功法,八段錦通過拉伸四肢和軀干,配合調整呼吸,有著促進氣血流動、增強臟腑的功效。教練在活動現場分享了練習要點:練習時間可選在早晚,此時氣溫適宜、空氣清新;地點要選安靜通風、采光好的地方,避開風寒與污染;穿著需寬松透氣,練習前飲食要清淡適量,忌過飽或過餓;練習時要遵循動作順序與節奏,建議每天練習1~2次,每次練習30分鐘左右。
同時,教練還提醒大家,不宜空腹練習八段錦,練后別立即洗冷水澡;不明原因急性脊柱損傷者、脊髓疾病患者、嚴重心腦和肺部疾病患者,不適合練習。
專家揭秘,中醫智慧促養生
在活動現場,主辦方還邀請專家舉辦了中醫養生講座。曾遠赴希臘雅典推廣中醫診療的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徽省針灸醫院)專家楊春恒,以“中醫養生的生活智慧”為主題,從飲食、起居、運動、情志4個維度,為參加活動的居民帶來了滿滿的中醫養生“干貨”。
楊春恒在講座中表示,在飲食上,大家要“辨體質而食”,陽虛體質者怕冷、易腹瀉,應少吃西瓜、火龍果等寒涼水果,可適量吃生姜、羊肉等溫補食物;陰虛體質者手心發熱、常口干,要避開辛辣油炸,多吃百合、銀耳等滋陰潤燥的食材。
在起居上,大家要明白睡眠是“天然補藥”,晚上11點前入睡,能助力肝膽排毒、滋養陰血;白天11點至13點,可小憩15~30分鐘,幫助養護心陽。楊春恒特別提醒,熬夜刷手機易損耗肝血,呼吁居民睡前讓大腦與眼睛一同休息。
在運動上,我們要講究“動靜結合”,太極拳、八段錦、散步等舒緩運動更適合日常,以身體微微出汗、不喘氣為度,既能讓氣血流通,又不耗損體力;建議久坐的上班族每隔1小時起身敲打大腿兩側膽經、拉伸身體,促進循環。
在情志上,“養心即是養身”,中醫認為,情緒過激會損傷對應臟腑,居民可通過聽音樂、和朋友聊天、冥想、走進自然等方式,疏解郁結情緒,讓身心保持平衡。
此次講座引來了現場眾多居民的點贊。據介紹,龔灣社區“養生文化角”將持續推動優質健康服務下沉,讓養生文化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在基層落地,引導社區居民養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