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傍晚,合肥大劇院音樂廳傳來陣陣歌聲,暖意涌動。“山河無恙,煙火尋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近千名市民并肩而立,伴著深情朗誦與屏幕上流轉的抗戰歷史影像,將《如愿》的旋律匯成溫暖的聲浪。這是合肥大劇院歡唱團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打造的“如愿·山河銘記”公益合唱現場,也是這支合唱團成立以來的第四場活動。
作為今年5月合肥剛剛創新組建的公益性市民合唱團,合肥大劇院歡唱團從誕生起就自帶“親民基因”——以“零門檻、零費用、兩小時、一首歌”為運營原則,打破了傳統藝術活動的參與壁壘,讓高雅藝術真正走進普通人的生活。“每次報名通道一開,名額短時間內就被‘一搶而空’。”歡唱團團長陳韋韋介紹,參與者涵蓋學生、教師、年輕上班族、退休老人,各行各業的音樂愛好者因這份公益之約聚在一起。
活動當天下午,合肥大劇院大堂早早就熱鬧起來。為了讓大家提前熟悉氛圍、放松心情,歡唱團在大廳設置了“歡唱吧”,擺放著專業的伴奏設備,市民們可以排隊演唱。“零門檻、零費用,兩小時就能學會這么有意義的歌,合肥太有溫度了!”專程從上海趕來的潘虹說,母親和姐姐在合肥參加過此前的活動,體驗很好便喊她來,“第一次合唱就覺得不虛此行”。
下午4時,活動正式啟動,合肥大劇院音樂廳座無虛席。專業聲樂老師登臺授課,從基礎發音教起,再拆分男女聲部逐句指導。臺下,有人捧著歌詞紙標注,有人跟著老師的講解揣摩情感,退休老人與年輕上班族并肩練習,陌生的距離在旋律中悄悄消融。
當合唱旋律響起,現場瞬間安靜下來:屏幕上,抗戰黑白影像緩緩滾動;“歷史回響”主題朗誦率先升溫;近千名參與者挺直脊背,將兩小時所學盡數融入歌聲。“以前覺得‘家國情懷’很宏大,現在發現它就藏在我們的歌聲里。”市民王先生感慨,合肥的溫度,不僅在街頭的煙火氣里,更在陌生人因共同熱愛產生的真誠聯結中。
“我們不想讓公益合唱只停留在‘學一首歌’,更想讓它成為一次有記憶、有溫度的體驗,所以每次活動都會設計一些創新形式。”陳韋韋說,此次特意采用“影像+朗誦+合唱”的模式,就是為了讓感染力更強。未來,歡唱團將作為長期公益項目,每月不定期舉辦活動,給更多市民帶去豐富的音樂體驗。
(本報記者 劉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