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瑤海灣校區教室空調安裝完成。 謝蕾 攝
秋季學期開啟,再次走進熟悉的校園,部分學校師生家長發現班級有了新變化,每個教室內都裝上新空調啦!目前,合肥全市公辦中小學校園空調安裝已實現全覆蓋。9月1日,學生們將在涼爽舒適的環境中開啟新學期。
每個教室安裝2臺空調
8月26日,記者提前走進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瑤海灣校區進行探訪,該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開學準備。每個教室內桌椅整齊擺放,嶄新的空調已安裝上墻。
“學校于今年6月初啟動教室空調設備安裝的前期申報工作,7月底完成相關流程及準備,整體歷時近2個月。”瑤海灣校區負責人張亞明介紹,目前校內每個教室統一安裝2臺空調,全校36間教室均已完成安裝工作。除教室外,體育館內在建校之初就配備了中央空調,隨著教室空調設備的補充完善,如今可以確保把清涼送到室內的每一個角落。
記者發現,瑤海灣校區的空調裝配無論是從室內還是室外觀察,線路、設備架設均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室內空調走線裸露在外部分極少,而室外掛機則裝在固定的圍欄內。
張亞明解釋,瑤海灣校區建成僅3年,原有線路設備規劃科學、配置合理,因此建筑外立面本就預留了空調放置機位。得益于前期規劃,此次空調安裝,該校區也未進行額外的電路改造,現有供電能力可滿足所有班級同時開啟空調的用電需求,施工難度大大降低。
“原有的空調電源接口布線是裸露在外的,為保障師生安全,施工過程中,后勤工作人員將所有空調電源走線由‘明線’改為‘暗線’,從根本上避免師生誤觸風險,切實筑牢安全防線。”張亞明說。
搶抓“施工窗口期”進行硬件升級
“以前降溫主要靠教室里的電風扇和開窗通風,現在教室裝上新空調,就不怕開學后出現高溫天氣了。”合肥市金湖小學學生家長何先生家的二寶開學后升入五年級,報到日看到學校在教室加裝了空調,他和一眾家長都十分高興。
合肥市金湖小學創辦于2007年,原先每個教室配有6臺電風扇。每個教室加裝2臺空調后,用電量提升,原有電路及電容都將無法滿足,需開展電力“增容”改造。“早年投用的學校在設計時未考慮過增加空調后的用電負荷,所以加裝前需進行增容。”暑期開始后,蜀山區重點工程建設管理中心綜合科工作人員焦建軍基本每天都要往各個學校跑,檢查施工進度并解決現場問題。
焦建軍表示,此次涉及老舊學校(校區)加裝空調后所要進行電力改造的施工難度較大,任務量重,工作人員需在開學前保質保量完成改造及安裝工作。以合肥市金湖小學為例,從審核、招投標到設計動工,整個流程各單位積極協同,加快流程運作,這才得以圓滿完成計劃目標。
8月27日,隨著合肥市金湖小學送電的順利完成,蜀山區前期摸排需進行電力增容的25所學校施工已全部結束。今年暑期,該區為57所中小學校(校區),安裝了3127臺空調。
公辦中小學校園實現空調全覆蓋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提升辦學條件,給全市中小學生創造更舒適的學習空間,今年,合肥市為688所中小學普通教室安裝了新空調,該工程也是市委、市政府本年度重點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小學空調安裝工作,將此項工作作為暑期重點民生工程來抓。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市教育局等單位和各縣市區將空調安裝作為暑期攻堅任務,統籌協調、高效推進。為確保空調安裝方案精準落地,市教育局前期對全市公辦中小學普通教室的空調需求、電力改造進行了充分調研,綜合考慮教室面積、原有空調機位預留、電路負荷等實際情況,科學確定每間教室所需的空調功率、數量和機型,最大限度滿足使用需求。
入夏以來,合肥市各中小學校園內,空調安裝、電力改造的工人們戰高溫、搶工期。用這份夏日的堅守,換來金秋書香課堂的清涼。目前,全市公辦中小學校園空調安裝已實現全覆蓋。
下一步,合肥市將指導并督促各地各校科學制定空調使用管理細則,進一步細化空調日常維護、啟用時段、溫度設置、清洗消毒及定期通風等具體規定,在全力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和學習環境舒適度的同時,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理念。
合報學在合肥 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晚報-合新聞記者 謝蕾 通訊員 劉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