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蓮花中心明珠社區,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生動實踐正遍地開花。網格巡查的紅色預警線、集中整治的黃色規范帶、長效宣傳的藍色滲透網,共同織就社區治理的“三原色”光譜,讓精細化治理的種子在基層沃土生根發芽,綻放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諧之花。
紅色預警線:網格巡查的敏銳觸角
明珠社區網格員、志愿者穿梭樓宇間,從外墻脫落到垃圾堆積,從消防通道堵塞到電動車違規停放,通過日常全覆蓋巡查織就了一張動態感知網。巡查中還同步開展反電詐和精細化管理宣傳,向居民遞上倡議書,這本“民情日記”般的巡查記錄,讓社區治理的觸角伸到每個角落。
巡查發現的問題即時上傳至微信群,形成“問題發現—分類派單—限時處置—核查反饋”閉環。累計處理網格事件152件,其中安全隱患類占比37%,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隱患即時清零”。
黃色規范帶:集中整治的精準標尺
針對小區外圍商戶,社區推行“門前三包”管理制度。網格員每日巡查商戶責任區,查看綠化帶垃圾清理、占道經營、立面整潔情況。同時開展“綠美家園,先鋒行動”主題黨日活動,聯合志愿者、商戶清理灌木叢中隱匿垃圾,曾被雜物掩蓋的綠意重煥生機。居民陳女士點贊:“現在帶孩子散步,連墻角綠化帶都透著精致!”
除了小區外圍,明珠社區開展樓道雜物專項整治,累計清運雜物50余車,疏通消防通道47處,用“勸導+協助+執法”三步工作法,為樓道劃出生命通道的安全黃線。同步開展“飛線充電”專項整治,查處違規行為3起。
藍色滲透網:長效宣傳的浸潤力量
陣地建設有“藍色矩陣”。打造“1+N”宣傳陣地:以1個小區黨群服務站為核心,聯動樓道宣傳角、垃圾分類亭宣傳欄,讓城市精細化管理融入日常視野。
活動載體有“漣漪效應”。開展“垃圾分類”宣傳系列活動,舉辦黨員“文明生活我先行”承諾儀式。親子環保課堂吸引30組家庭參與,學生監督員隊伍勸導違規行為50余次。
文化浸潤有“持久滲透”。舉辦夏日納涼觀影活動,居民在清涼中看露天電影,現場還能了解防電詐、交通安全、民生政策等知識。設立“社區達人庫”,挖掘培育10余位“為明?益起行”治理達人,帶動群眾自發清潔家園。
紅色網格預警筑牢安全底線,黃色整治標尺劃定行為規范,藍色宣傳網絡滋養文明自覺。當巡查足跡化作數據脈搏,當整治力度轉為習慣刻度,當宣傳聲波融入日常呼吸,城市精細化管理便從紙面方案變為生動實踐。這“三原色”調和的,不僅是社區環境的面貌,更是居民心中的秩序光譜。(趙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