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里的新能源汽車充電位經常被燃油車占據,導致新能源車往往無法充電。日前,在合肥市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欣園小區,新能源車主葉杰把車停在停車位上后,徑直走向幾輛車距離以外的充電樁,輕輕一拉就把樁拉到了自己車旁,順利掃碼充電。
“我們小區固定充電樁只有三十多個,有時候被燃油車占位,經常還要到附近商場停車場找充電樁,很麻煩。”葉杰說,如今可以“跑”的充電樁在小區上線,解決了固定充電樁被占位的煩惱,價格也和固定充電樁一樣。該小區可移動式新能源充電樁由移動滑軌、充電樁等部件組成,操作時只需將滑軌上的樁拉到車后,取下充電槍掃碼充電即可。
“這種可移動式充電樁,讓新能源汽車從‘車找樁’變成‘樁找車’,有效提高了車位的利用率和便利性。鑒于試點效果不錯,社區計劃下一步在小區內全面推廣。”合肥濱湖欣園小區黨支部書記、網格長王家云說。據悉,作為回遷安置小區,合肥濱湖欣園現有居民16000人。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快速提升,小區原有的33個固定充電樁遠遠不能滿足充電需求。同時,為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位經常被燃油車占據的問題,該社區試點引入可移動式充電樁。目前,小區10棟、11棟、17棟周邊車位安裝了7個可移動式充電樁,覆蓋23個車位。試運行期間,使用率已達60%,緩解了部分車主的充電需求。(通訊員 吳京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