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小場所安全隱患逐一清零,街面秩序井然有序,便民攤點規范經營,老舊小區煥發新顏……2025年以來,蓮花中心怡蓮園社居委以“繡花功夫”深耕城市精細化管理,通過疏堵結合、剛柔相濟的創新實踐,讓社區既有“面子”的整潔靚麗,更有“里子”的溫馨舒適。
從“見縫插針”到“科學規劃” 停車難題迎刃而解
公交錦繡園小區作為典型的老舊小區,停車配建標準低、空地資源緊張,“一位難求”曾是居民每天要面對的煩心事。端午節后,歷時一個月的車位改造工程圓滿收官,31個新增車位正式投入使用,贏得居民紛紛點贊。這一變化的背后,是怡蓮園社居委踐行“問計于民”工作法的生動實踐。
面對居高不下的停車投訴和頻發的停車矛盾,怡蓮園社居委激活居民自治活力,喚醒小區治理內生動力,成功打通老舊小區治理“梗阻”,走出一條“共建共治共享”的蝶變之路。
“為化解停車難題,我們多次召開協商議事會,逐戶征求車位改造意見,邀請熱心居民現場選點并及時公示。對有顧慮的居民,聯合網格員、物業、熱心群眾共同上門溝通,直到大家都理解支持。”公交錦繡園小區黨支部書記王志英介紹道。施工過程中,物業、紅色小管家、居民代表全程參與監督,及時做好現場解釋工作。
暮色漸濃,紅色小管家王莉軍忙著引導居民有序停車:“有些居民嫌遠不愿往新車位停,我們小管家、老黨員、志愿者就耐心引導,共同守護治理成果。”如今,小區內亂停亂放現象大幅減少,有業主在群里打趣:“以前進小區停車得靠‘神操作’,現在這么順暢,還真有點不習慣!”此次改造還新增50個非機動車停車位和20個充電端口,有效緩解了非機動車停車及充電難題。
從“雜物堆積”到“潔凈如新” 環境整治煥新顏
走進紅蓮園南區,一幅幸福畫卷映入眼簾:昔日雜草叢生的角落如今花苗茁壯,斑駁的“牛皮癬”被嶄新的樓道墻面取代,整潔的公共區域不時傳出歡聲笑語……“現在進小區,心里都敞亮!”居民許阿姨的話語里滿是喜悅。
這樣的美麗蛻變,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結出的碩果。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上”,通過精準改造、用心雕琢,讓居民迎來了舒心的新生活。
行動初期,小區黨支部書記、網格員聯合物業開展“地毯式”排查,堅持“發現一處、整改一處、督促一處”,詳細記錄雜物堆積點位,逐戶走訪宣傳溝通。清理過程中,20余名黨員群眾分工協作,撿拾綠化帶垃圾、清理“泡沫箱”種植、鏟除墻角雜草……70歲的志愿者陸勤伙擦著額頭的汗,熱情招呼鄰居加入。
通過集中整治加常態化管理,回遷老舊小區10余處衛生死角和安全隱患被清除,疏通了居民多年的“心頭堵”。“發現—處置—反饋—預防”的閉環管理機制,為城市勾勒出干凈、有序、美麗的幸福底色。
在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進程中,蓮花中心怡蓮園社居委始終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精耕細作提升小區環境品質,聯合物業、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聚焦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讓社區煥發新活力,持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王心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