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5年上半年,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585.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2%。其中,出口3098.5億元,增長15.4%;進口1486.9億元,增長14.7%。
增速位于長三角第1位
據悉,上半年安徽省進出口規模突破4500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從季度走勢看,二季度進出口同比增長16.8%,比一季度加快3.5個百分點,連續10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進出口總值保持全國第9、中部第1位,進出口、出口、進口增速分別高出全國12.3、8.2、17.4個百分點,進出口增速位居全國第6、長三角第1位。
上半年,安徽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2484.9億元,增長14.9%,占進出口總值的54.2%,較去年同期提升3.8個百分點。其中對東盟進出口617.1億元,增長34.5%。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1182.5億元,增長23%。同期,對歐盟、日本分別進出口613.2億元、241.7億元,分別增長20%、28.1%。
民營企業進出口2377.5億元,增長17.9%,占全省外貿總值的51.9%。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149.2億元,增長20.9%,占25.1%。國有企業進出口1058.2億元,增長4.4%,占23.1%。
汽車出口量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上半年,安徽省出口機電產品2229.1億元,增長18.5%,占全省出口總值的71.9%。其中,出口汽車(含底盤)46.1萬輛,出口量繼續保持全國第1,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增加29.9%;出口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371.3億元,增長67.8%。
內需擴大帶動進口穩步增長。隨著“兩重”“兩新”政策持續發力,安徽省進口連續3個月保持增長。上半年,安徽省進口機電產品563.3億元,增長31.4%,占全省進口總值的37.9%。其中,電工器材、機床進口增速均達到了兩位數。
同時,重要原材料進口增長。進口金屬礦及礦砂543.7億元,增長16.8%,占36.6%。其中,進口銅礦砂405.1億元,增長18.9%。天然及合成橡膠、紙漿及其制品進口增速均達兩位數。
新興市場逐漸成為新增長極
面對國際市場變化,我省外貿企業主動作為,向“新”而行,新興市場正逐漸成為新的增長極。上半年,我省與全球161個國家和地區貿易實現增長。其中,在中亞地區、RCEP成員國、海合會國家和非洲市場表現亮眼,分別對其進出口46.4億元、1182.5億元、202億元、237.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2.8%、23%、57.9%、28.8%,進出口增速遠超我省平均水平。
“新三樣”產品出口至其他金磚國家成員國116.2億元、增長138.4%,出口至共建“一帶一路”國家165.5億元、增長98.7%,分別占同期該類產品出口總值的31.3%、44.6%。汽車出口中東、拉美國家97.3億元、96.7億元,分別增長31.2%、23.9%,合計占39.3%;家用電器出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96.6億元,增長17.8%,占49.5%。
上半年,我省自RCEP其他成員國進口電子元件69.9億元,增長65.6%,與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趨勢明顯。在進口供應鏈的高效參與下,上半年我省出口高新技術產品708.8億元,增長11.7%。此外,我省近3成的汽車零配件進口自東盟地區,持續助力我省汽車產業升級。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