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今年49歲,7月17日,他20余年的無償獻血經歷中再次迎來一件大事,這次他捐獻了造血干細胞,將移植到一位28歲的白血病患者體內,為她送去重獲健康的希望。崔浩義無反顧捐獻救人,家人的支持成了他的愛心堡壘。
崔浩是一名退役軍人,也是擁有28年黨齡的老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他始終不忘的初心,也是他行動上的堅守。1995年,崔浩考入軍校,光榮入伍,畢業后他分配到合肥的軍事院校工作,2008年轉業至省直機關工作。在部隊服役的14年,錘煉了崔浩的意志,也造就了他心系群眾的品質。2004年起,崔浩積極參加無償獻血,開始是在街頭遇到獻血車就獻血,后來是主動前往血站獻血、帶著家人一起參加獻血……截至目前,崔浩累計獻血23次,捐獻全血6400毫升、血小板6個治療量,“每次得知捐獻的血液已經供醫院臨床使用,都會感覺自己的堅持格外有意義”。2010年9月,崔浩留樣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崔浩的妻子也是一位充滿愛心的人,“她比我獻血還早呢,在大學期間就開始無償獻血了,后來由于一些原因中斷了,近幾年獻得多一些”,崔浩介紹,妻子目前也累計獻血10次了,捐獻了全血1300毫升、血小板8個治療量。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去年夏天,崔浩的兒子高考結束后也主動提出想參加無償獻血,一家三口一起前往合肥市中心血站,崔浩說:“那時兒子剛成年,我們3個人都成功捐獻了血小板,兒子非常懂事,雖然沒有多說什么,卻用行動肯定了我們、支持了我們!”今年6月,崔浩的兒子在學校再次參與無償獻血,驕傲地向父母展示了自己的獻血證。
崔浩以一顆熱忱的心,帶動一家人踴躍參與到無償獻血的公益事業中,讓三口之家因愛而變得格外不凡。他們的家庭,就像一個愛心堡壘,每個人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無私奉獻,為社會傳遞了溫暖和希望。對于一家人這么多年堅持奉獻愛心、獻血助人,崔浩卻覺得很平常,“已經習慣了,一點付出就可以幫助一個家庭,我們覺得很值!”關愛他人、奉獻社會在崔浩的家庭中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這也正是對好家風的生動詮釋。
今年5月,崔浩接到合肥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自己與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患者正在等待他的幫助……“我當時就答應了捐獻,雖然不知道對方是誰,但我覺得這個機會非常難得,能夠為挽救生命貢獻力量,我倍感欣慰!”崔浩將配型成功決定捐獻的決定告訴家人,也得到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一想到患者正在遭受病痛的折磨,就覺得其他的都不用考慮了,救人要緊。”后來經過查詢資料、紅會工作人員介紹,了解到捐獻造血干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便進一步打消了顧慮。
7月17日中午,經過4個多小時的采集,崔浩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合肥市第14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這份“血液的種子”將被第一時間送往患者醫院。崔浩說:“希望患者能夠一切順利、早日康復,我自己也會更加注重身體健康,帶著這份愛心的堅持,一直走下去!”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許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