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院入圍藏品戰國鑄客大鼎。
懷寧縣博物館入圍藏品宋人形壺。
舒城縣文物管理所入圍藏品春秋曲柄銅盉。
淮北市博物館入圍藏品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抱鞠童。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入圍藏品三疊紀柔腕短吻龍化石。
馬鞍山市三國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館入圍藏品三國吳青瓷羊。
“讓文物煥發新活力 綻放新光彩。”近日,在池州市青陽縣舉行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安徽省主場活動上,全省博物館“百大鎮館之寶”宣傳推介活動拉開帷幕。
省博物館協會秘書長徐大珍介紹,此次“百大鎮館之寶”宣傳推介活動將綜合考慮藏品的歷史價值、地域特色以及文化藝術等多方面因素,最終從安徽眾多博物館的藏品中精心挑選出100件(套),作為全省博物館的“百大鎮館之寶”。經單位甄選、專家審選,省博物館協會前期已從全省博物館等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收藏的百余萬件(套)藏品中,遴選出150件(套)藏品作為“百大鎮館之寶”候選名單。
目前,這150件(套)候選的“百大鎮館之寶”正陸續通過安徽日報客戶端等平臺對外展示。這些入圍藏品涵蓋青銅器、陶瓷器、書畫、玉器等重要門類,均為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珍品。這些文物承載著安徽悠久的歷史記憶,展現了安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代表了各個時期工藝技術的巔峰成就,是安徽文明發展歷程的實物見證。
為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安徽日報客戶端將推出網絡投票窗口,誠邀廣大讀者積極參與投票。在充分吸納社會推選意見的基礎上,省博物館協會將組織文物、歷史等領域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對候選藏品進行認真遴選,最終確定“百大鎮館之寶”名單。
據了解,在本次活動結束后,省博物館協會還將通過舉辦展覽、制作視頻、開發文創產品等多種方式,深入挖掘并詮釋“百大鎮館之寶”背后的安徽故事,充分彰顯安徽源遠流長的文明歷程以及先民的智慧與匠心,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文化自信和創新思維。
(本報記者 韓文 馬成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