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一句承諾,四代人接力守護忠魂80載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春雨 分享到 2025-06-22 14:11:13

80多年前,肥東縣白龍鎮褚老圩,新四軍第四支隊司令部在此駐扎,新四軍戰士們以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在這片土地上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書寫了一部氣壯山河的抗戰傳奇,鑄就了永不磨滅的紅色豐碑。生于斯、長于斯的商宗年一家四代,接過守護烈士的接力棒,以四代人的堅守與付出,為烈士守墓,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為這段紅色歷史續寫了激昂奮進的嶄新篇章。

“江北小延安”的英雄壯歌

1939年,新四軍第四支隊進駐青龍廠褚老圩,這里很快成為皖中抗日根據地的核心,被譽為“江北小延安”。廬江籍戰士吳長儀時任尖刀排排長,雖然只有19歲,但作戰異常英勇。

在一次激烈的戰斗中,吳長儀發現一名兒童被困火海。面對敵人密集的火力,他毫不猶豫地沖進火場救出孩子,自己卻不幸中彈犧牲。戰友們含淚將他安葬在戰斗過的地方,其中就包括商宗年的爺爺商家維。

“爺爺說,吳長儀犧牲時,手里還緊緊攥著被救孩子的衣角。”商宗年回憶道。這個細節,成為商家代代相傳的紅色記憶。

一句承諾,四代堅守  

吳長儀犧牲后,商家維立下誓言:“只要商家人在,烈士墓就有人守!”從此,每年清明、春節,商家人都要來祭掃。1977年商家維臨終前,將守護重任交給兒子商德金、商德銀;1992年商德銀去世前,又囑托兒子商宗年:“祖墳可以不祭,烈士墓絕不能荒!”

商宗年18歲參軍,在部隊5年的錘煉讓他更深刻理解了爺爺的堅守。退伍返鄉后,他一邊擔任村干部服務鄉里,一邊精心照料烈士墓。他長年備著專用毛巾,定期擦拭墓碑,讓“吳長儀烈士之墓”七個鎏金大字始終熠熠生輝。

2023年夏天,連續暴雨導致墓區積水。腿腳不便的商宗年冒雨挖溝排水,在泥濘中忙碌了整整一天。“不能讓烈士墓泡在水里”,這句樸實的話,道出了四代人堅守的精神內核。

從守墓到守護紅色記憶

隨著時間推移,商家的守護不斷拓展。2004年,新四軍第四支隊東進抗日紀念館在褚老圩籌建。商宗年帶頭拆除自家房屋騰地,并動員在合肥工作的女兒商紅霞回鄉擔任講解員。

“當時我在城里月薪600多元,回來只有100元補貼。”商紅霞坦言曾猶豫過,但父親的話讓她下定決心:“烈士連命都能舍,我們舍點錢算什么?”如今,她已成為紀念館的金牌講解員,讓4800多位烈士的事跡被更多人知曉。

2022年,中國共產黨合肥歷史館在舊址揭牌。76歲的商宗年依然每天到館巡查,女兒女婿則繼續守護著烈士墓和紀念館。“守墓是守護一位英烈,守館是守護一群英烈。”商宗年說。

在商家影響下,當地形成了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每年清明,周邊學校的師生都會來烈士墓前祭掃;紀念館年接待參觀者超10萬人次。商紅霞的兒子大學畢業后也回到家鄉,成為新一代紅色文化傳播者。

80年光陰流轉,青絲變白發,唯一不變的是商家人的承諾。從戰火紛飛的1939年,到和平發展的今天,四代人的堅守如同墓前那棵常青的松柏,默默訴說著對英雄的崇敬,傳承著永不褪色的紅色基因。

“只要商家還有人在,守護就會繼續下去。”商宗年望著修繕一新的烈士墓,目光堅定。在這片曾被鮮血染紅的土地上,一個普通家庭的堅守,正化作新時代傳承紅色精神的力量源泉。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許家權)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春市| 库车县| 临西县| 城市| 吉安县| 甘肃省| 雅江县| 永城市| 苗栗市| 望江县| 财经| 道孚县| 离岛区| 门源| 乌兰浩特市| 永川市| 桃江县| 旅游| 绥芬河市| 莱州市| 资兴市| 阿克陶县| 泗阳县| 沈丘县| 荔波县| 长阳| 凌海市| 全南县| 深圳市| 茌平县| 福安市| 东乌珠穆沁旗| 香港 | 嘉祥县| 敦煌市| 黔西| 茌平县| 壶关县| 潼关县| 清流县| 那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