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能玩手機,還經常和醫護人員一起做手工,做烘焙。 6月20日,安徽省“精神衛生服務年”新聞發布會暨“媒體開放日”活動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蕪湖醫院(蕪湖市第四人民醫院)(以下稱“北京安定醫院蕪湖醫院”)舉行。在該院抑郁癥治療中心四病區,北京安定醫院派駐護士長郭新月向記者展示了患者手工制作的雙皮奶、小香皂等,作為安徽省首家抑郁癥治療中心,運營8個月來,已接診門診患者1.98萬人,治愈好轉率98.2%,成為我省抑郁癥等心境障礙疾病診治,尤其是疑難危重領域病例救治的標桿。
首家抑郁癥治療中心,填補多項空白
2023年10月,國家精神區域醫療中心在北京安定醫院蕪湖醫院正式揭牌,2024年10月,安徽省首家抑郁癥治療中心于醫院成立。該中心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抑郁癥治療中心與蕪湖醫院情感障礙科共同籌建,下設抑郁癥病房與抑郁癥專病門診,通過門診病房一體化為抑郁癥等心境障礙患者提供全病程診療服務。
“在診療技術上,引進了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治療、抑郁癥全病程量化治療等12項新技術以及‘平衡功能訓練’等6項康復治療項目,填補了省內多項空白。”該中心學科帶頭人、情感障礙科主任陳方煜介紹,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治療是由北京安定醫院院長王剛所創新的療法,王剛也是項目醫院總院長。
針對有自殺傾向的患者,該療法能快速抗自殺,“目前已使用50余次,療效明顯。”
護士長郭新月展示患者手工制作的雙皮奶和唇膏
病房里做烘焙,人文關懷與診療并重
該中心秉持“人文關懷與專業診療并重”的理念,患者能“玩手機”則是該中心開創新的康復舉措,“為了保護所有患者隱私,手機的攝像頭是被粘貼住的。”護士長郭新月還展示了患者與醫護人員一種手工制作的唇膏、香皂、雙皮奶等,“每天下午,大家還一起唱歌、跳舞。”
一名患者還給護士長寫了一封感謝信:帶我們做手工,讓我們有新鮮感、成就感。
該抑郁癥治療中心覆蓋全年齡段患者,“年齡最大患者76歲,最小12歲,其中青少年患者占比較大,達25%。”陳方煜介紹,運營8個月來,患者遍布省內,以及遼寧、河南、江西等地,“推動了國家級優質醫療資源的平移與下沉。”
去年10月份,陳方煜接診了一名溫州的患者,目前已復診三次,每次開車8小時來到安徽蕪湖,“進步非常明顯,他母親經常開心地發一些他運動、跳舞的視頻來,科室醫生看了都很開心。”
該中心探索前沿治療方法,采用藥物、神經調控、心理干預及家庭治療等綜合診療模式,自運營至今年5月,已接診門診患者1.98萬人,住院患者644人,其中市域外占比43.8%,新增收治病種12種,疑難危重患者占比70.8%,治愈好轉率98.2%,跨省外轉率同比下降33.3%。
對“挑戰權威”的青春期孩子,家長要少說多聽
此外,作為皖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精神心理臨床診療科室,北京安定醫院蕪湖醫院兒童青少年科針對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問題,已形成一體化診療流程與全病程管理模式,目前,兒少科門診及病房小患者外阜就診占比超過30%。
就當前青少年學習壓力大,可能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該院兒童青少年科主任徐慧表示,家長是孩子第一任也是終身的老師,對于“挑戰權威”的青春期孩子,家長切記少說多聽,不要嘮嘮叨叨不停說教,要耐心陪伴,與老師聯手,密切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徐慧提醒,部分家長在孩子出現焦慮抑郁情緒時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而焦慮,必要時可以同步評估是否需要系統的家庭治療,針對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