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縣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站長、高級農藝師馮曉霞,從事農業科技工作39年,為了全縣糧食豐產,長期工作在植保一線,足跡踏遍全縣每個行政村,當地農民親切地稱她“泥腿子站長”。
時值深秋,蓼城大地一片金黃,馮曉霞和村民一樣,滿懷豐收的喜悅奔走在田間地頭,飽滿的稻穗彎腰向她致敬,這是她一年工作的最好答卷。
霍邱縣邵崗鄉茨墩村種糧大戶夏梅說:“今年我家水稻收成很不錯,要感謝馮站長提供的技術支持。”在夏梅眼中,馮曉霞是一個格外細心、貼心的人。今年夏天,夏梅家水稻田邊緣有幾畝地出現紋枯病。“其實也就幾畝地,我自己也沒特別在意,沒想到馮站長跑到我家田頭,仔細查看了水稻病情,還給‘開了方子’。”夏梅說。
馮曉霞1985年開始從事植保工作,寒來暑往,她都將全部精力都傾注在植保事業中,自覺履行服務“三農”的初心和使命;她櫛風沐雨,扎根沃土,足跡踏遍全縣31個鄉鎮412個行政村。據統計,她每年科技進村累計240天以上,舉辦各類現場觀摩、培訓班、科技講座100多場,還負責編發《病蟲情報》、明白紙、短視頻、科技短信等。
她主導推進病蟲害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示范工作,先后打贏小麥赤霉病、水稻“三蟲三病”、草地貪夜蛾等病蟲防控攻堅戰,實現“蟲口奪糧”,為霍邱縣奪取糧食生產全國先進、總產量全省第一做出了應有貢獻。“搞好農業需要不斷學習。現代農業向技術、向機械要產量要效益,我們也需要不斷給農民傳授新的農業技術,讓老農民也能成為‘新農人’。”馮曉霞說。
馮曉霞先后發表技術論文10余篇,獲得“全國農技中心先進工作者”“省三八紅旗手”、省市級先進個人5次、“省植物檢疫知識競賽”三等獎2項,擁有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共15件。
馮曉霞說,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把汗水灑在田間地頭、把江淮糧倉守護得安安穩穩是農技人的天職。她將繼續踐行“科學植保、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為保障糧食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方榮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