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想過這輩子除了乳腺癌,還會得這么少見的病。”59歲的李大姐在一年前視力開始下降,左眼幾乎看不見,癥狀表現類似于葡萄膜炎。在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醫生還是慧眼識破了“偽裝”,診斷為罕見的原發性眼內淋巴瘤。目前,李大姐成功接受了手術,在持續化療中,情況穩定。
李大姐是一名乳腺癌術后患者,一年前,她發現自己的雙眼看東西越來越模糊,考慮到之前乳腺癌的治療已經花費了很多錢,就一直忍著沒就醫。今年開年以來,雙眼視力下降嚴重,左眼幾乎看不見了。
無奈之下,李大姐于2月份來到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眼科就診,并住院進一步檢查治療。入院后,該院眼科眼底病亞專科主任董凱考慮她為“雙眼葡萄膜炎:偽裝綜合征可能”。
“所謂偽裝綜合征,就是癥狀表現類似于葡萄膜炎,但是是腫瘤及非腫瘤因素引起的非炎癥性疾病。”董凱指出,診療的關鍵是及時找到病因。
細胞因子檢測結果顯示,李大姐的細胞因子白介素10明顯升高,且IL-10(白介素10)和IL-6(白介素6)的比值超過1。“這一結果讓我們高度懷疑李大姐的‘雙眼葡萄膜炎’是原發性眼內淋巴瘤導致的。”
董凱為李大姐進行了“左眼玻璃體切除術”,術中抽取了部分玻璃體液分別進行病理細胞學檢查和基因重排檢測。手術很成功,術后李大姐的視力從0.06提高至0.3,術中可以明顯看到玻璃體腔內成珍珠狀的腫瘤細胞團。同時病理科經過全科討論,給出了“B細胞淋巴瘤”的病理診斷,基因重排檢測結果進一步支持了這一診斷,全身檢查也排除了眼外病灶。至此,“原發性眼內淋巴瘤”這一診斷得到明確。
堅強的李大姐很快接受了第二次患上腫瘤的事實,積極配合治療。針對原發性眼內淋巴瘤的治療,該院眼科在對李大姐進行眼內局部的甲氨蝶呤注射化療外,進行了全身的預防性化療。經過半個月的治療,眼底檢查顯示其左眼眼內腫瘤病灶已經消失了。目前,李大姐還在持續化療中,情況穩定。
董凱介紹,原發性眼內淋巴瘤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眼內惡性腫瘤,好發于中老年人,在臨床上不常見,所以診斷也很困難。而葡萄膜炎是一組累及虹膜、睫狀體、葡萄膜、視網膜及玻璃體等眼內組織炎癥疾病,病因復雜,易復發,致盲風險高,是眼底病診療的難點之一。
“因為原發性眼內淋巴瘤初期的癥狀表現與葡萄膜炎非常相似,所以容易被誤診。如果延誤了治療,不僅會造成眼睛失明,還可能導致淋巴瘤轉移。”董凱提醒,如果出現無痛性視力下降癥狀,被診斷為葡萄膜炎經過反復治療不見效果的,就要警惕眼內淋巴瘤的可能,應及時去到專業醫院進行檢查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何勤 方詠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