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已成全國科技創新大省,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以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決策部署,不斷提升安徽全民科學素養,營造鼓勵創新的社會氛圍,9月7日,全國首個科普活動月安徽主場活動在安徽省科技館舉行。記者從省科協獲悉,7日~26日,全省科普活動同步舉行,宣傳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讓公眾零距離感受科技魅力,提升全民科學素養。
據介紹,全國科普月是根據2024年12月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設立的全國性科普活動,每年9月集中開展,活動旨在整合社會資源,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形式普及科學知識,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修訂后的法律首次將科普與科技創新置于同等地位。
截至8月底,我省已開展的科普活動近9000場次,活動聚焦“宣傳推廣科技資源科普化創新成果”“廣泛開展群眾性科普”等四方面內容,全面覆蓋社會各類人群。安徽主場活動9月7日在位于合肥濱湖新區的安徽省科技館舉行?;顒右浴翱萍几淖兩?,創新贏得未來”為主題,我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等70余家單位的“硬核”科技亮相。現場分設“思想筑基 精神領航”“薈藝天地 歡暢時光”“科聯萬物 樂享生活”“皖美智匯 新質引擎”“科教星火 智創未來”“惠農興皖 綠色共生”六大展區,同時還將開展科普短劇、科學表演等舞臺活動。
科普月期間,我省推出重點活動260場次,包括2025全國科普月安徽省暨合肥市主場活動等省市縣活動、全民科學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成員單位特色活動、科普報告話前沿、科普陣地探未來、千萬IP創科普、科學文化進基層、“科普之光”網絡展播、科普研學等。
9月1日起,科學家精神科普劇走進阜陽、廣德、宿州,用影像和藝術講述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建設我國科技力量的故事。
9月6日,剛剛開園不久的合肥1986科創園,舉辦了“智創蜀山·科耀未來”合肥市蜀山區全國科普月主場活動,燒不著的海綿、垂直固定翼無人機、智趣機器人樂園、非接觸式心臟檢測與AI腦健康篩查等現場展示與互動,為市民帶來一場科學與趣味交織的科普盛宴。
9月7日起,在國軒高科,新能源鋰電池探秘展將展示新能源電池材料、工藝、技術路線等方面的發展。前不久,國軒高科透露,其首條固態電池量產線已啟動設計,隨著固態電池的量產上車,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穩定在1000公里將逐步成為現實。
9月上旬,在位于合肥經開區綜保區內的合肥聯寶科技科普基地,合肥產機器狗、AI水星智能制造線、全球首款量產的卷軸屏筆記本電腦等,將展示先進制造的魅力。
9月,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將分別走進學校、省內邊遠地區或革命老區,現場講解巢湖魚龍等地質及古生物研究的“洪荒印記”。
9月20日,在安徽新華學院開展第十六屆安徽省百所高校百萬大學生科普創意創新大賽決賽。
省科協介紹,首個全國科普月活動中,我省通過開展科技類賽事、展覽展示、科普游、科普夜市、科普報告、科普沙龍、科學展演、科普劇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系列科普主題活動,宣傳《科普法》,全方位展示“十四五”時期我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取得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展現科技界優秀典型、生動實踐和成就經驗,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啟迪青少年的科學夢想,推動科普資源和服務下沉基層一線,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全面營造科學理性、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