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87年前,侵華日軍制造了慘絕人寰的牛眠大屠殺,1780名無辜群眾被殺害,這個紀念館就是為了揭露日寇罪行,提醒后人不忘歷史。”新學期伊始,淮北市杜集區段園鎮關工委副主任黃化群,在牛眠村紅色革命紀念館接待了一批40余名少先隊員參觀者。
70歲的退休教師黃化群在當地三所小學從教40年,曾榮獲“全國優秀人民教師”稱號。黃化群離開三尺講臺后,卻從未放下育人初心。自2020年加入段園鎮關工委以來,他堅持重返校園、紀念館開展家庭教育、思政教育,利用寒暑假免費輔導留守兒童功課,惠及上千名學子。
“在館中,同學們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戰爭的殘酷以及日軍的殘暴,體會到和平的來之不易。”黃化群說,這種沉浸式情景宣講,有利于引領同學們厚植家國情懷,激發學習報國熱情。
“將紀念館轉化為立體教科書,借歷史情景激活使命擔當,黃老師這節思政教育課效果非常好。”杜集區淮海東路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任曉曦說。
“關心下一代工作要突破難題,必須善于選擇最能夠發揮帶動效應的環節作為突破口和切入點。”黃化群說,在探索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方面,他選擇講故事特別是講紅色故事作為突破口,取得了明顯成效。
在段園鎮黨委、政府支持下,關工委選聘6名退休教師加入黃化群工作團隊,為牛眠村紅色革命紀念館收集布置內容。黃化群帶領團隊歷時8個月,不辭辛苦走訪36位耄耋老人,收集到珍貴圖片、實物和口述史料,精心編寫出15萬字的《牛眠村史》。他還策劃了紀念館展品陳列、圖文說明,擔任義務講解員,把紀念館打造成了杜集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陣地。
“質量高,次數少”是黃化群開展愛心助學活動堅持的原則。每年“六一”前夕,段園鎮關工委都會摸排鎮內家庭困難學生底數,通過段園鎮商會“鏈接”愛心企業家資助。這時,黃化群會主動承擔走訪調查任務,一周內走遍全鎮7個行政村、4個社區,做到不漏一戶、不少一人。
“黃老核實上報來的名單,我們放心!”段園鎮關工委主任林文禮說,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們慰問了15位困境兒童,每人領到300元現金和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
近年來,每逢暑假,黃化群都會到各村、居走訪,統計新考入大學的學子名單,通過募捐幫助25名困難學子圓夢大學。
黃化群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的辛勤付出,引起了淮北市關工委的關注。去年,他被吸收為淮北市關工委紅星家教大講堂宣講員,每月三次到淮北市傳媒中心演播廳錄制電視節目,面向全市宣講他的家庭教育和思政教育理念,教育影響著全市更多青少年。
作者 吳永生 通訊員 陳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