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9月3日,一堂特殊的“開學第一課”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吳春華 分享到 2025-09-04 07:06:38

  巍巍天柱山麓,悠悠潛水河畔,安徽省潛山野寨中學乳白色的校體掩映在滿目蔥綠之中,仿佛穿上一身筆挺的軍裝。

  9月3日上午7時30分,在安徽省潛山野寨中學的抗戰(zhàn)英烈紀念塔廣場,舉行了一堂特殊的“開學第一課”。

  “希望你們鑄牢忠誠品格,刻苦學習訓練,錘煉過硬作風……”現(xiàn)場,野寨中學校長程林帶著新同學,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學生們靜靜聆聽、目光堅定。

  就在33天前,也是這個廣場,剛送走野寨中學2025年新考入軍校的39名學生。

  不同的面龐,相同的誓言。一代接著一代,像那大江的流水,一浪一浪向前進;像那高空的長風,一陣一陣吹不斷。

  三年以來,110名學生從這里出發(fā),夢圓軍校——

  這幾乎讓每個來到野寨中學的人,心頭都不免升騰起那共同的疑問:身處和平年代,一個鄉(xiāng)鎮(zhèn)中學,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始終把從軍報國作為人生追求?

  樹苗——這里長眠著985位抗戰(zhàn)英烈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三年前的“開學第一課”,老師說到學校歷史,鄭重念起這句詩文,讓剛剛?cè)胄5某炭ヤ粶I下。

  從此,一棵崇尚英雄、以身許國的樹苗,在他心底扎下了根。今年,他考入陸軍兵種大學,把強軍報國作為畢生追求的理想。

  說校史的人,名叫王勝生,1945年8月15日出生,恰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那天。“勝生”二字,既飽含著一位父親對小家的愛,也訴說著一位國民對大家的情。

  “或許就是這樣一種巧合,冥冥之中牽引著我,繼續(xù)來講這段歷史。”今年80歲的王勝生,雖已退休多年,依然精神矍鑠。在他的講述中,那段烽火歲月,仿佛撲面而來——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有985位抗戰(zhàn)英烈長眠于此,‘為民族犧牲,與皖山同壽’。”

  “1943年,為紀念抗戰(zhàn)陣亡將士、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皖鄂兩省知名人士募資建設‘景忠中學’。一所陵園和一所校園自此血脈相通、相依相存。這就是野寨中學的前身。”

  “依陵建校、以校護陵”的特殊性,讓家國情懷對于野寨中學師生而言,不僅是課本里的一字一句,更是朝夕相伴的一草一木。

  凌家宜是今年野寨中學唯一考入軍校的女生。她圓夢國防科技大學的起點,正來自一場學校組織的清明祭掃英烈活動。

  “那次活動,她作為學生代表發(fā)言,說著說著就紅了眼眶……”凌家宜的媽媽李婷記得,也就是從那一天起,女兒向她表達了報考軍校的強烈愿望。

  崇尚英雄才會產(chǎn)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

  “苦不苦,想想民族屈辱!累不累,想想抗戰(zhàn)先輩!”這句最近九三閱兵集訓動員現(xiàn)場官兵們喊出的口號,讓王勝生想起義務在校守陵的那些年。

  那時,他常常看到有學生累了、疲了,就在忠烈祠、浩然亭里給自己打氣。“我們現(xiàn)在吃的苦,跟抗戰(zhàn)英烈比起來,又算得了什么呢?”學生們對他說。

  樹木——這里走出5位共和國將軍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正如當年校園里栽下的樹苗早已枝繁葉茂,一代代野寨學子的“愛國志”也終化作“從軍行”。

  野寨中學副校長王寶堂介紹,建校以來,該校走出不少軍事人才,其中5位是共和國將軍。

  軍人,已然成為野寨中學里“最閃亮的星”。

  葉大山,野寨中學2023屆畢業(yè)生,當年考入國防科技大學,是今年野寨中學新考入軍校的39名學生共同的偶像。

  2023年7月,葉大山等20名野寨中學當年考入軍校的學生,集體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表達“強軍有我、強國有我”的堅定信念。

  當年秋季學期開學之際,他們就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信中勉勵他們“鑄牢忠誠品格,刻苦學習訓練,錘煉過硬作風,努力成長為高素質(zhì)專業(yè)化新型軍事人才”。

  入校僅僅一年后,因綜合表現(xiàn)突出,葉大山榮立戰(zhàn)備訓練三等功。喜報像雪花一樣飄進野寨中學的各個角落,激勵更多學生努力奮斗、獻身國防。

  榜樣就在身邊,可感可觸、可學可做。

  對于今年考入火箭軍工程大學的施趙孫來說,作為空軍飛行學員的楊閏康,既是表哥、也是學長。他以他為目標,追隨他的腳步,成為他的戰(zhàn)友。

  樹高千尺根深在沃土。學生有了目標,學校如何托舉?

  在野寨中學,邊防雖遠,國防很近。近年來,該校以“長城 計劃”為牽引,通過邀請軍事專家舉辦講座,開展軍事夏令營、冬令營等多種活動,讓校園里的國防氛圍愈發(fā)濃厚。

  余節(jié)是施趙孫的班主任。今年野寨中學新考入軍校的39名學生中,有6名來自他所帶的班級。他發(fā)現(xiàn),這6名學生還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學生軍事社團軍武社的成員。

  在軍武社,施趙孫和同學們閱讀軍事刊物、交流防務知識、模擬兵器推演,潛移默化之中,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wèi)國防的思想更加堅定、行動更加自覺。

  考入軍校,不僅需要優(yōu)異的文化成績,而且需要過硬的身體素質(zhì)。“因此,在野寨中學,文化課不占用體育課,已經(jīng)成為老師們的共識。”余節(jié)說。

  樹林——這里涵養(yǎng)著一種精神品格

  “鑄牢忠誠品格,刻苦學習訓練,錘煉過硬作風”,殷殷囑托面向軍校學生,又何止軍校學生?

  “我們把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當作我們的‘第一思政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野寨中學黨總支書記朱太平說。

  苗成樹,樹成林。當一個個形象,不謀而合,變成一種現(xiàn)象,折射的,不正是這片土地涵養(yǎng)的精神品格?

  今年8月1日,野寨中學2025年“啟航特別獎”等獎學金頒獎儀式舉行。而就在儀式開始三天前,一筆100萬元的捐款,被默默打到學校賬戶。

  捐款的人,是從野寨中學畢業(yè)40多年的校友,目前已經(jīng)累計捐款171萬元。面對媒體的聚光燈,這位校友也只是反復叮囑“別透露單位、姓名”。

  時間回到十三年前,一位校友找到退休后正在私立高中任職的王勝生,提出成立野寨中學教育發(fā)展基金會的想法,并邀請他擔任理事長。

  王勝生欣然赴邀。但他鮮少告訴外人的是,基金會屬于公益事業(yè),理事長沒有薪資,只有微薄的津貼,接受這份邀請,就意味著他必須放棄私立高中的高薪,選擇奉獻。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在堅守平凡的日常中創(chuàng)造非凡,在大有可為的時代里大有作為。野寨學子,正在祖國各地、各行各業(yè),發(fā)光發(fā)熱。

  徐長節(jié),野寨中學1990屆校友,教育部“長江 學者”特聘教授,堅持把科研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他作為帶頭人所帶的團隊曾獲“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方達夫,野寨中學1996屆校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作為律師,他積極開展各類法律援助,2017年以來的每個春節(jié),都會在農(nóng)民工維權法律援助窗口開展30天的公益活動。

  “對歷史的最好紀念,就是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余節(jié)說,“開學第一課”后,他帶著新同學集體收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大會,然后返回課堂,開啟新的學期。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成安县| 讷河市| 太白县| 霍山县| 建水县| 昭觉县| 崇明县| 建瓯市| 许昌县| 安阳县| 抚远县| 辰溪县| 翁源县| 平湖市| 西贡区| 华容县| 临朐县| 金川县| 黑龙江省| 佛山市| 广平县| 射阳县| 庆元县| 曲阜市| 顺昌县| 红桥区| 易门县| 中西区| 吴堡县| 老河口市| 绥化市| 岐山县| 姜堰市| 黑水县| 邢台县| 庄浪县| 综艺| 嵊州市| 兴文县|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