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城市回鄉創業,到規模化養殖黑豬,從開辦網店賣雞蛋,到成為單品銷售冠軍,如今,戴文祥已是帶動四鄉八鄰共同致富的新農人。作為安徽堆草堆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戴文祥在生態養殖道路上奮力逐夢,用十余年堅守將一枚雞蛋打造成數十億的產業鏈,以自己的創業經歷呼喚更多年輕人才扎根農村、發展農業,讓“希望的田野”未來可期。
“綠色養殖” 返鄉踏上創業路
90年出生的戴文祥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是土生土長的宣城人。畢業后,戴文祥在杭州一家公司的策劃部擔任要職,因朋友家一頓紅燒肉觸發創業靈感。朋友的母親告訴他,紅燒肉的燒法大同小異,好吃的關鍵在于肉的品質。而餐桌上的那道紅燒肉,用的是生態黑豬肉。由此戴文祥開始思考黑豬養殖創業的可行性。
2014年,戴文祥積極響應返鄉創業的號召,從杭州辭職,回家鄉建起了堆草堆生態養殖基地,開始規模化養殖,扎根鄉村做起了“新農人”。3800塊錢啟動資金,從同學那里賒了5000只雞苗,靠著不怕吃苦和勤奮好學,戴文祥在養殖第一年就掙到了七八萬塊錢。
“創業這么多年來,最大的收獲不是成功,而是失敗經驗的不斷累積。”正當戴文祥的養豬事業開始有起色的時候,一場“非洲豬瘟”讓他損失慘重。經歷這次波折,戴文祥決定主攻養雞、賣雞蛋,繼續走“綠色養殖”路線。
他依托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省禽產業研究院,開發無抗土雞蛋。同時,按照歐盟標準,從韓國引進先進設備,給雞蛋進行殺菌、消毒、檢測、噴碼、分揀,確保進入市場的每一顆雞蛋都是真正的無抗蛋,都能做到掃碼溯源,從而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數字化”賦能 帶動農戶共致富
2019年,在戴文祥的帶領下,企業開始轉型做電商:網上賣雞蛋、賣土雞。
“搭上互聯網的快車,線上銷售立竿見影。”戴文祥回憶道。當年銷售額就有了幾千萬,2020年突破1個億。緊接著,2021年5億元、2022年10億元,2023年銷售額更是達到了12.5億元。2024年堆草堆項目已建設全國蛋倉6家,覆蓋1000+城市,成長為電商領域領先的雞蛋品牌,并成為多家頭部生鮮平臺的蛋品核心供應商之一。
堆草堆農業不僅構建了自有的雞蛋供應鏈,自建蛋品電商銷售品牌,還基于每日海量自有電商銷售訂單,上線了堆草堆長三角綠色農產品供應鏈云平臺,為雞蛋行業上下游用戶解決客源不穩定、倉儲成本高、物流難找等堵點。
通過科技創新,堆草堆農業科技讓一枚枚“土”雞蛋煥發出“新”活力,在用數字化為企業賦能的同時,進一步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創業以來,戴文祥始終堅持“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幫助農戶增收,截至2024年帶動宣城周邊3000多農戶,免費提供雞苗、技術,然后按市場保底價回收雞蛋和土雞,讓群眾收獲了滿滿的獲得感。一方面,公司積極吸收周邊村民進入公司就業,每人每年平均收入能達6萬多元;另一方面,他主動與周邊的貧困戶、殘疾人等特殊群體聯系,免費提供雞苗供給、技術支持、市場銷售等一條龍服務,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
當“新農人”更當“興農人”。身為“掌門人”,戴文祥的榮譽也是接踵而至。“安徽青年五四獎章”“安徽省鄉村振興青年先鋒”“全國農村創業優秀帶頭人”“安徽省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對于戴文祥來說,“名校畢業回鄉養雞”不再是世人眼中的不務正業,他把青春與汗水奉獻給了養殖業,走出了一條與同齡人不一樣的致富道路。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徐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