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九毛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9922.HK)公布截至6月30日的中期業績。面對復雜多變的大環境,該公司上半年收入27.53億元,店鋪層面經營利潤率11.8%,同比均有所下滑;其歸母利潤為0.61億元,凈利潤率2.2%,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盈利端保持韌性。
另一方面,九毛九的財務結構仍相對穩健:資產負債率(51.4% 降至 47.3%)及資本負債比率(12.0% 降至 11.1%)分別同比下降,流動比率(1.45 升至 1.56)提升,債務壓力較輕且為戰略調整儲備了足夠的財務空間。
從調整落地來看,九毛九集中資源進行門店結構優化與品牌升級,推動旗下品牌圍繞產品、環境、服務作系統性迭代。以太二酸菜魚為例,其在3月底推出全新的5.0鮮活模式門店,主打“活魚、鮮雞、鮮牛肉”三大招牌。記者獲悉,新模型調改店在二季度內向全國穩步鋪推,目前新店數為64家,預計到年底將增至 150 家以上,并在2026年內完成所有改造升級。調改后,新店日均堂食營業額同比增幅,比常規模式同比平均高出約15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傳統餐飲業務承壓的背景下,九毛九的門店調整升級同步關聯到供應鏈布局,公司對供應鏈明確提出了"門店+外銷"雙輪驅動戰略。今年5月試運行的廣州南沙供應鏈中心,就是執行這一戰略的關鍵抓手。
據介紹,九毛九的廣州南沙供應鏈中心覆蓋公司核心品牌所需的食材粗加工業務,以及外銷產品的生產任務;在持續保障集團餐飲品牌高質量供應的同時,積極拓展商超銷售業務及在線零售業務等外部市場銷售渠道,助力集團尋求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公告顯示,九毛九貨品銷售收入為1.32億元,同比增幅140.4%,收入占比也從1.8%升至4.8%;核心驅動因素為向第三方銷售貨品的收入增長。考慮到B2B模式毛利率的高穩定性,其供應鏈業務的升級也初步見效,顯露出成為公司業績新增長點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