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為心聲——葛慶友老師捐贈作品展”啟幕,行業矚目
近日,“畫為心聲——葛慶友老師捐贈作品展”在安徽省美術館盛大開幕。此次展覽作為安徽文化界年度重磅事件,不僅因141件(套)涵蓋山水、花鳥、人物等題材的藝術珍品集中亮相引發關注,更因葛慶友家屬無償捐贈的義舉,成為行業內“文化公益傳承”的標志性事件。
據安徽省美術館館長介紹,這批捐贈作品跨越葛慶友先生從藝各時期,系統展現了其藝術造詣與時代印記,是安徽當代美術史研究的重要實物資料。展覽吸引了國家文物局、中國美術家協會、省文旅廳等單位代表出席,而在受邀的行業機構中,寶興隆合肥文物藝術館作為本土文物藝術領域的核心力量,其參與成為本次活動的重要亮點。
寶興隆受邀出席:以行業領軍者身份共鑒文化傳承
作為此次展覽唯一受邀的民營文物藝術館代表,寶興隆合肥文物藝術館由集團區域總經理兼合肥館總經理馮政親自帶隊出席,其參與不僅是對活動規格的認可,更凸顯了寶興隆在安徽本土文化傳承領域的標桿地位。
“能受邀參與此次文化盛宴,是行業對寶興隆多年深耕本土文化的肯定。”馮政在活動后表示,“葛慶友先生的作品扎根江淮大地,其藝術精神與寶興隆‘守護地方文脈、傳播本土藝術’的使命高度契合。家屬將珍品無償捐贈,這份‘文化共享’的理念,正是寶興隆始終踐行的價值觀——文物藝術不應局限于館藏,更應成為滋養公眾的精神養分。”
作為安徽民營文物藝術館的領軍者,寶興隆合肥館自成立以來,以“專業度”與“本土性”奠定行業地位:累計收藏皖籍藝術家作品多件,其中包括蕭龍士、賴少其等名家珍品;策劃多場江淮文脈展、安徽非遺傳承等品牌活動,填補了民營機構系統梳理本土藝術的空白;與安徽省多家公立機構、政府機關建立常態化合作,成為連接民間收藏與官方研究的重要橋梁。
此次受邀,既是對其專業實力的認可,更體現了行業對民營機構參與文化傳承的重視。此次活動方邀請人評價:“寶興隆的參與,打破了公立機構與民營機構的邊界,證明文化傳承需要多元力量協作,而寶興隆正是民營機構中的典范。”
以行動踐行使命:寶興隆引領行業協同傳承
寶興隆合肥館高級藝術品經紀人高影表示,“我們從不將自己視為‘孤立的收藏者’,而是本土文化傳承的‘樞紐’——連接藝術家與公眾,銜接公立機構與民間資源,這正是寶興隆能成為行業標桿的核心邏輯。”
此次活動后,業內專家評價:“寶興隆的受邀與后續行動,為民營文物機構樹立了范本:以專業立足,以使命引領,以協作共贏,才能在文化傳承中占據不可替代的地位。”
人物聚焦:葛慶友——筆墨間的江淮魂
葛慶友先生作為安徽當代美術的代表人物,其藝術生涯與寶興隆的傳承使命形成奇妙呼應。出生于“國畫之鄉”蕭縣,畢業于安徽藝術學院,歷任安徽省書畫院專職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他的作品以“接地氣”的筆墨描繪江淮風情,從《淮河漁歌》到《黃山雨霽》,每幅畫都是對家鄉的深情告白。
“葛慶友先生曾說,‘我的畫要讓安徽人看得懂、記得住’。”其女兒葛琳在捐贈儀式上回憶,“這與寶興隆‘讓本土藝術被看見’的努力不謀而合。相信在寶興隆這樣的機構推動下,父親的藝術會被更多人銘記。”
結語
葛慶友作品捐贈展的意義,不僅在于141件珍品的公開,更在于喚醒了行業對“文化共享”與“多元傳承”的思考。而寶興隆的受邀與行動,恰是這一思考的生動注腳——在文化傳承的長河中,無論是公立機構的厚重、民營機構的靈活,還是家屬的無私,唯有目標一致,方能讓文脈永續。寶興隆以其標桿地位,正引領著更多力量加入這場傳承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