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安徽省分行始終將定點幫扶工作視為踐行金融為民使命的重要抓手,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行動自覺,聚焦幫扶地區實際需求,多維發力、精準施策,在江淮大地的鄉村沃土上鐫刻下扎實而溫暖的金融印記。
高位推動,深入一線體察實情
8月初,暑雨交織,交通銀行安徽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喬宏軍帶隊前往分行兩個結對幫扶村——定遠縣桑澗鎮河北村和全椒縣馬場鎮崗楊村開展實地調研。“家里的收入主要靠什么?孩子上學有沒有困難?”在河北村脫貧戶張大娘家中,喬宏軍細致詢問生活狀況,當大家聽到老人開心提到現在村東路燈也裝上了、夜間出行很安全,心里都亮堂堂的。調研期間,喬宏軍還與當地縣政府負責人座談,圍繞金融機構建設、農產品銷售渠道拓展、產業項目共建等深入交流,為后續幫扶舉措的有序落實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為:喬宏軍同志在農戶家中走訪慰問
情暖童心,澆灌教育成長沃土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分行深知扶志更要扶智。今年暑期,結合合肥“芯屏汽合”產業集群優勢,分行精心策劃“心手交融·科技探夢”兒童夏令營,邀請30名幫扶村學生在蔚來汽車先進工廠、安徽科技館、合肥海洋館等實地開展研學。“機器人真的在造汽車!”第一次走進現代化智能制造工廠,全椒縣馬場鎮崗楊村讀六年級的郭文山同學發出驚嘆,“我要當科學家,造更厲害的汽車!”
與此同時,分行積極銜接安徽省銀行業協會,協同發起“希望包”捐贈公益行動,為兩個村31名留守兒童捐贈書包和558本優質圖書。
圖為:孩子們在蔚來先進制造工廠研究車輛模型
消費賦能,激活鄉村產業脈搏
產業振興是鄉村發展的核心動能。分行充分發揮自身平臺與客戶資源優勢,積極探索“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的消費幫扶模式。借助交行信用卡“買單吧”鄉村振興助農專區,幫扶地區的“定有良才”品牌特色農產品走出地方,走向全國。同步通過線下組織員工內購、線上直播帶貨,并積極對接商超及食品類客戶,打通特色農產品上行“快車道”。今年以來,分行助力銷售幫扶農副產品價值超百萬元。另外,消費幫扶不僅要“授人以魚”,更要注重“授人以漁”,通過幫扶干部組織,積極為村農戶提供電商運營培訓、品牌包裝指導等智力支持,助力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電商產業鏈,讓手機變身“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
圖為:幫扶干部在電商直播室線上售賣農產品
生態宜居,繪就美麗鄉村新圖景
建設宜居鄉村是提升群眾幸福感的關鍵。分行積極響應幫扶村人居環境改善需求,借助總行專項金融捐贈資金資源,助力村容村貌亮化提升。聚焦道路硬化、污水處理、公共照明等關鍵環節,實施系列基礎設施改造項目。“以前下雨路上泥巴四處飛濺,沒法走路,現在水泥道路平平整整,再也不用擔心摔跤了。”河北村李大爺高興地說。同時,資助村史館、村民活動中心等公共文化場館建設,項目落成后為村民休閑娛樂、學習議事提供整潔舒適的空間,讓美麗鄉村煥發新顏。
圖為:幫扶村村史館
賡續薪火,守護紅色精神根脈
紅色基因是砥礪奮進的寶貴財富。在幫扶工作中,分行高度重視紅色資源的保護與精神傳承,得知中共皖東工委舊址紀念館規劃審批,第一時間投入專項捐贈資金并協調專業力量支持場館建設。如今,這座承載厚重革命歷史的建筑已煥發新生:青磚黛瓦重現莊重,展陳史料精心梳理,周邊環境整潔肅穆。舊址不僅成為鮮活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化身為紅色旅游新亮點。
圖為:中共皖東工委舊址紀念館全貌
2025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從主要負責人深入調研把準脈,到情暖童心點亮探索路;從消費幫扶激活產業興,到金融活水美化新家園;再到傾心守護紅色根脈——交通銀行安徽省分行的幫扶足跡,深深印刻在鄉村振興的沃土之上。根據地方政府幫扶工作評價,交通銀行安徽省分行連續兩年評價位居當地17家金融機構前三。未來,交通銀行安徽省分行將繼續秉持金融為民的赤誠情懷,以更大決心、更新模式、更實舉措,將定點幫扶的“責任田”精耕為鄉村振興的“樣板田”,在服務國家戰略、促進共同富裕的偉大征程中貢獻澎湃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