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經開區石門路的安徽佳通輪胎有限公司,廠區沿圍墻的大片綠化帶曾長期被環境問題困擾。這里毗鄰主干道,每日往來大貨車密集,不少司機停車休息時,常將飯盒、飲料瓶等垃圾隨手拋進圍墻內的綠化區。“廠區東側和北側近1500米的綠化帶簡直成了‘露天垃圾場’。”佳通輪胎行政部負責人坦言,企業雖多次組織清理,卻難改亂扔亂象——厚厚的灌木叢中,發霉的餐盒、堆積的塑料瓶混雜,既滋生蚊蟲,也拉低企業形象。而外圍貨車違停更讓問題雪上加霜,時常造成廠區出入口擁堵。
針對這一頑疾,近日,合肥經開區蓮花中心清蓮社區聯合交警大隊、企業園區管理部門開展專項治理。行動中,清蓮社區扛起基層協調擔子,10余名工作人員鉆進茂密綠化帶展開“人工排雷式”清理。面對圍墻夾縫、綠化帶深處等易存垃圾的隱蔽區,大家采取內外配合的方式,從圍墻兩側同步作業,將長期堆積的枯枝雜物、白色垃圾逐一清出,累計清運各類垃圾20余車,確保不留一處盲區。同時,社區還動員周邊企業參與環境維護,倡導“門前三包”責任制,喚醒企業自治意識。
針對大貨車亂停亂放,居委會聯合交警部門雙管齊下。一方面,在園區主要道路增設臨時停車指示牌,協調企業開放內部停車位,緩解停車壓力;另一方面,組織人員發放《文明停車倡議書》,對違停司機耐心勸導教育,引導規范停放,對屢勸不改的,由交警依法處罰,保障道路暢通。
此次聯合整治成效顯著:園區環境煥然一新,更構建起“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參與、社區共治”的常態化管理新格局。下一步,蓮花中心清蓮社區將深化整治成果,建立“巡查-整改-回頭看”閉環管理機制,通過定期聯合巡查、問題臺賬銷號等,推動環境治理從集中整治轉向常態長效。同時持續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聯動,搭建常態化平臺,共同維護園區環境秩序,讓精細化管理的成效真正化作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添力。(蔡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