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患兒無尿超過36小時,這場生死危機竟源于一個常見的用藥錯誤!近日,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安徽省兒童醫院多學科團隊成功救治一名因用藥錯誤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無尿超過36小時的5歲患兒。專家提醒,家長需要注意兒童用藥安全,兒童用藥后需密切觀察排尿情況,若出現尿量驟減或無尿等異常,務必立即就醫。
據了解,患兒橙橙(化名)因發熱在當地醫院接受了為期5天的頭孢曲松聯合維生素C靜脈輸液治療。治療結束后,患兒突然出現完全無尿的危急狀況,血肌酐水平異常飆升,腎功能嚴重受損。家長緊急將孩子轉送至安徽省兒童醫院。
該院兒童腎臟科鄧芳主任專家團隊接診后,迅速對患兒展開全面評估。影像學檢查顯示,患兒腎臟及膽囊內存在彌漫性泥沙樣結石。結合用藥史,專家團隊高度懷疑這是藥物配伍不當引發的結晶性腎病,繼而導致了急性腎功能衰竭。
生命危在旦夕!此時,橙橙的無尿狀態已持續超過36小時。醫療團隊當機立斷,立即啟動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為衰竭的腎臟創造恢復條件。同時,兒童泌尿外科專家緊急會診,制定聯合救治方案。
在多學科團隊的協同治療下,患兒病情逐漸出現轉機。血液凈化治療第3天,橙橙的腎功能指標開始明顯改善。更關鍵的是,治療過程中患兒自行排出大量泥沙樣結石,尿量也逐步恢復正常。經過系統治療,患兒最終脫離生命危險,康復出院。
“頭孢曲松與維生素C存在配伍禁忌,聯用可能導致結晶尿或泌尿系結石。”鄧芳特別指出,尤其在兒童群體中風險更高,臨床必須嚴格掌握藥物適應癥及配伍規范。此病例為兒童用藥安全敲響警鐘。
鄧芳強調,急性無尿是兒科危急重癥,救治必須爭分奪秒:“血液凈化技術的早期應用為患兒贏得了生機,而多學科協作模式則是成功救治的核心保障。基層醫療機構亟需加強兒童合理用藥培訓,避免類似藥源性損害發生。”
目前,醫療團隊仍在密切隨訪患兒的腎功能恢復情況。專家提醒家長,兒童用藥后需密切觀察排尿情況,若出現尿量驟減或無尿等異常,務必立即就醫,避免延誤最佳救治時機。(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汪漪 實習生 王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