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學者章憲法最新力作、非虛構(gòu)歷史長篇《何以大明:歷史的局內(nèi)人與旁觀者》,近日由團結(jié)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章憲法,安慶師范大學客座教授,明史學者,中作協(xié)會員,央廣主講嘉賓,銅陵市作協(xié)副主席。著有《蒼生鬼神》《明季閑譚》《明朝大敗局》《明朝大博弈》《海上大明》《文狀元》《國器之邦》《天啟黨爭》等,多部作品改編后在中央廣電總臺等媒體展播。
《何以大明》是一部歷史通俗讀物,又是一部充滿人性溫度與歷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詩,作者通過對明代帝王、巨富、權(quán)宦、狂士、文人、英雄等歷史人物的書寫,呈現(xiàn)出有明一代的時代弄潮兒與觀瀾者在權(quán)力博弈下的掙扎與沉浮,映照出276年的大明王朝興衰的深層邏輯。
在寫作對象的選取上,作者將目光轉(zhuǎn)向更為廣闊的天地,從朝堂到民間,所涉歷史人物眾多,他們是歷史的書寫者,也是歷史的旁觀者,尤其是對邊緣歷史人物的關注,顯露出時代更加微妙的細節(jié),還原出真實且光怪陸離的大明王朝。
在敘述歷史時,作者以富于同情的筆觸,講述個體與歷史或重疊或分離的故事,表現(xiàn)權(quán)力博弈和興衰演變中個體的無奈、掙扎;又以有節(jié)制的同情,保持客觀中立的謹慎態(tài)度,在正史和傳說之間,更細致地還原明王朝的暗面,給讀者以切身的體驗、感嘆、深思。作者以妙趣橫生的雜文風格見長,其作品巧于謀篇,冗精自如;語言干練冷峻,妙趣橫生;歷史題材作品下筆嚴謹,著筆輕松,有著深刻的歷史洞見。
《何以大明》全書筆調(diào)風趣而嚴肅,對歷史的洞察客觀犀利,深入而淺出。語言隨人物不同特點而變化,有干練冷峻,有綿柔悲情、有嬉笑怒罵,富于變化而不單調(diào)。篇篇獨立又密切相關,圍繞主線,有嚼勁,有趣味,可讀性強。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