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季開學的腳步日益臨近,新學期教材調整的消息讓不少家長心里敲起了“小鼓”:四年級英語書上冒出好多“高年級”單詞,三年級數學補充了新知識點,就連八年級語文都添了新課文……這些教材“變臉”到底咋回事?孩子們能順利跟上學習節奏嗎?
英語單詞提前“登場”
這個夏天,小學四年級英語教材的“大變身”成了家長圈的熱門話題。“本來暑假準備借四年級鄰居的課本提前熟悉一下,結果發現新舊版教材內容變化太大了!”合肥家長吳女士表示。
記者仔細對比2024版與2025版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英語教材目錄,發現兩版教材的單元主題完全不同。
吳女士表示,孩子去年上三年級,人教版三年級英語就取消了字母認讀,到今年三升四,四年級英語課本里,提前“登場”了不少原本五年級才學的單詞,“真擔心孩子消化不了”。
針對家長們的焦慮,8月13日,記者采訪了合肥經開區英語教研室主任胡春陽,他給大家吃了顆定心丸:“其實教材并沒有變難,是換了個‘玩法’而已。”
胡春陽表示,新教材不再像以前那樣從字母、單詞到語法“一步步爬樓梯”,而是圍繞生活場景串起知識點,比如購物、旅行這些主題,讓孩子在情境里學英語,更符合教學邏輯。“比如之前有復雜人名讓孩子犯迷糊,現在都改成簡單好記的了,”胡春陽還表示,新增的拓展內容是給學有余力的孩子“加小灶”,不強制要求,大家不用慌。
對于家長們擔心的詞匯量“加碼”問題,胡春陽表示這其實是多慮了。“小學階段一級詞匯就300個左右,總數沒變,就是出場順序調了調。”胡春陽解釋,不同版本教材單詞出現時間不一樣,不代表難度有差別,只要小學跟著課堂走,完全可以順利過渡到中學階段。
老師們已“充電”備戰
除了英語教材,另外一些學科也迎來不同程度的調整。
比如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材新增了“0的乘除法”“特定口算”等內容,讓剛接觸乘除法的孩子們多了新挑戰。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教材新增了一篇《天上有顆“南仁東星”》,文章以細膩的筆觸,勾勒了南仁東如何從一個癡迷星空的孩子,成長為讓世界矚目的科學家。文章從“看星星”的童年往事寫起,鋪墊了他對宇宙的無限好奇,再到他放棄國外優渥條件回國,帶領團隊在貴州的喀斯特地貌中跋涉選址,最終建成“中國天眼”的壯舉。不少老師表示,這篇課文能在孩子們心中種下“追光”的種子,培養科學探索精神。
為啥家長們對教材調整如此敏感?胡春陽分析,一方面是擔心老師對新教材不熟悉影響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大家對“新東西”總有個適應過程。
“不過這些擔心其實大可不必。”胡春陽透露,老師們早已在暑假忙著“充電”備戰:為助力教師適應新教材,相關部門暑期已開展省級、市級、區級多級培訓,對教師的教案層層把關,還建立備課組促進資源共享,通過教學設計和作業設計比賽分享優質資源,教學參考書也提供了豐富輔助內容,全方位助力教師適應新教材。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見習記者尚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