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朋友,雖交往不多,但我早已把他當做生命中最珍視的朋友。他做事的態度,令我欽佩、敬慕。
他是水上運動俱樂部成員,一年前開始在教練的指導下學習劃皮劃艇。早春時節,春寒料峭,空氣里好像暗藏著一把刀,他穿著單薄的衣服到剛剛解凍的湖面練習,冰涼的湖面泛著冷冷波光,更覺寒意砭骨,但是他毫無怯意。最初他劃得很慢,動作僵硬,從岸邊楊柳依依的初春,到荷花綻放的盛夏,從落葉飛舞的深秋,到隆冬時湖面封鎖,風雨無阻。那種無所畏懼專注的神態令人動容,他的表情也從最初的緊張變為現在的輕松愉悅,看得出他在充分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從中獲得極大的精神滿足。
為了增強手臂力量,他每天清晨做20個俯臥撐,每天舉20下啞鈴。一年多的時間,讓他手臂肌肉塊塊隆起,揮動船槳更有力量,速度也明顯加快,而且動作嫻熟絲滑,是速度與激情的完美結合。
每天晚上,他都要鉆到書房里讀書。讀書前他必認真地洗臉洗手。妻子戲言,說他讀書排場太過隆重像赴佳人之約。他嚴肅地回應道,書里不僅有佳人,還有先賢,有智者,唯有自己面目潔凈清新,才不會讓他們憎厭,才可從容與他們對視,才有資格與他們平等對話。如果自己塵滿面垢污手,那是對作者的失禮,是對書的褻瀆,是對書中那些高尚而有趣的靈魂的不敬。
每逢周末,他必定參加文朋詩友們組織的各種文化活動,聆聽各種藝術講座。有時他還會坐下來,安安靜靜地刻一方印章。無論工作多忙,他每天都堅持用毛筆抄寫一個小時的《道德經》。
也許有人覺得他做事刻板,枯燥無趣,但我卻對他的人生態度肅然起敬:敬事如儀——做每一件事都有板有眼,一絲不茍,從不敷衍塞責,像完成一個盛大神圣的宗教儀式。
低頭趕路,敬事如儀;自知自心,其路自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節奏,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以敬畏之心,以莊重嚴謹的態度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
(張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