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合肥市軌道集團發布消息,合肥新橋機場S1線首列電客車已抵達崗集車輛段,很快將調試上線。這也意味著,市民朋友乘坐軌道交通前往新橋機場趕飛機的日子越來越近。
據介紹,合肥新橋機場S1線是合肥軌道首條全自動運行市域項目。該線路經過淮南市壽縣、合肥市經開區、長豐縣、廬陽區、蜀山區,起于壽縣蜀山產業園站,主要沿機場北路、新橋大道、王橋路、合淮路、四里河路、黃桂路、青陽路走行,止于五里墩站。
“截至目前,合肥新橋機場S1線(合肥段)已有11座車站主體結構封頂(9座地下車站;2座高架站),18條盾構區間已全部貫通,并實現‘短軌通’。”據合肥市軌道集團的相關負責人介紹,S1線正在同步進行車站裝飾裝修施工及系統設備安裝調試等工作。“首列車交付到段后,很快將調試上線,開展‘冷滑’‘熱滑’實驗,然后進入試運行。”
記者在現場看到,S1線電客車的車頭型設計為水滴型,車身采用線路主題色“明茶褐”。
“列車采用4節車廂編組的市域B型車,每節車廂長約20米、寬約2.8米、高約3.8米。全車最大載客能力可達1300人,最高運行速度可達120公里/小時。”該負責人告訴記者,S1線列車與合肥其他線路的列車有多處不同,車廂內采用部分橫向座椅的布置方式,并給行李箱設了“專座”——新增行李架。“橫向座椅設計主要考慮到乘客長途乘車的舒適度,行李架則是為了方便乘客固定大件行李。”
據悉,為了讓行李在列車飛馳時保持穩固,行李架底部特地設置了防滑凹槽和靜音膠條。考慮到乘客移動設備充電的需要,電客車還優化了無線充電設備布局,全車共配置10個無線充電設備及18個USB充電接口。
為了保障行車安全,S1線電客車新增了撒砂系統。“當軌面濕滑導致列車嚴重滑行時,該系統啟動撒砂以增大列車與軌道間的摩擦系數,從而縮短制動距離,提高安全性。”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列車受電弓首次配備了除冰碳滑板。“在冬季雨雪天氣,該裝置利用電客車運行機械清除接觸網上的積冰,保障車輛安全運行。”
S1線電客車還首次全線采用永磁牽引系統技術,實現從異步牽引系統向永磁牽引系統的更新換代,進一步推動綠色低碳軌道交通發展。“永磁牽引系統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因數和高功率密度等特點,可進一步節約列車電能消耗,達成節能減排目標;同時,永磁同步牽引電機響應速度更快、噪聲更低,為乘客提供更舒適的乘坐體驗。”據該負責人透露,S1線列車還首次采用氣密性設計理念,車頭應用鋁合金超塑成型技術與車體密封組焊,車門系統配備氣密車門及輔助鎖緊裝置增強密閉性。“列車搭載壓力波與主動廢排裝置,在進出隧道時可阻斷壓力變化及行車噪聲,提升乘車舒適度。”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姜志遠 李冠玉 通訊員 李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