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足不出戶”通過手機端就能全過程掌握搶修進度,用電更安心。今夏,合肥電網全面應用“搶修可視化”功能,目前,搶修可視化功能已覆蓋合肥地區全部574萬戶低壓居民客戶。
連日來,35度以上高溫持續,城市電力需求旺盛。7月24日12時25分,合肥電網最大負荷達1247.2萬千瓦,這是今年入夏以來最大負荷第10次超越去年7月創下1240.2萬千瓦的歷史紀錄。目前,合肥電網保持平穩運行態勢。
炎炎夏日,居民紛紛打開空調,合肥電網降溫負荷近總負荷一半。為確保居民百姓用電更安心,合肥供電公司有針對性的優化電網運行方式;“網格化”供電分公司優化人員力量,24小時快速響應市民需求,電網全面應用“搶修可視化”功能,市民“足不出戶”通過手機端就能全過程掌握搶修進度,用電更安心。
7月17日21時34分,合肥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值班員林燕接到一通電話,居住在合肥市包河區濱湖世紀城小區的胡先生在電話中反映家中停電。林燕將有關信息錄入供電服務指揮系統,供電服務指揮系統立刻給距離故障點最近的瑞園低壓搶修駐點值班人員發送工單,同時給客戶發送了短信。 21時48分,搶修人員抵達現場。在搶修過程中,客戶打開短信中的鏈接,可以實時查看搶修人員的信息、聯系電話、定位、搶修進度等。22時03分,搶修人員完成搶修,胡先生家中恢復供電。此時,供電服務指揮系統給客戶發送了“已成功復電”的提醒短信。“足不出戶就能實時了解搶修進度,等待過程中我心里就有底了。”胡先生說。過去,低壓客戶報修故障后,無法實時掌握搶修人員前往現場的時間、搶修進度等信息,在等待復電過程中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反復撥打搶修電話的情況時有發生。
2024年12月20日,合肥供電公司作為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首個試點單位,在供電服務指揮系統中上線了搶修可視化功能,可實時采集搶修人員空間坐標信息等。
“客戶報修后,會收到供電服務指揮系統自動發送的短信。”合肥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專責鄒有超介紹,打開鏈接就可以像用外賣或打車軟件一樣實時掌握搶修人員定位、搶修進度。
在試運行期間,搶修可視化功能不斷完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截至4月20日,搶修可視化功能已覆蓋合肥地區全部574萬戶低壓居民客戶。
截至6月底,供電服務指揮系統累計向客戶發送可視化搶修工單短信2.98萬條,合肥地區低壓居民客戶平均故障處置時間縮短至0.85小時,同比降低16.6%,客戶催辦率也明顯下降。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汪漪 實習生 王焱麗 通訊員 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