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榜樣】“安慶好人”閆樹泉:追尋新聞理想 守望宜城煙火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雪子 分享到 2025-07-20 16:46:03

他追求真實,用一支筆記錄了安慶的變遷;他勇挑重擔,在媒體轉型時代主動當“吃螃蟹”的第一人;他銳意創新,是眾人眼中的“全能人才”;他愛崗敬業,20多年來“守望”了無數日與夜……擁有130多萬下載量、被愛人吐槽“比兒子還寶貝”的“掌上安慶”客戶端3.0版正在試運行中,而它的“父親”——安慶市新聞傳媒中心原掌上安慶編輯部主任閆樹泉卻再也無法登錄了。

我是河北農民的兒子!

閆樹泉1981年出生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的一個農民家庭,是典型的 “靠讀書改變命運” 的范例。2004年,他從安徽大學新聞系畢業,帶著滿腔的熱忱來到安慶,成為一名新聞記者,開啟了漫長而卓越的新聞生涯。

無論是泥濘的田間地頭,還是建筑工地低矮的工棚;無論是下雪的深夜,還是烈日下的大街小巷……“他就騎著一輛二手摩托車,走街串巷地尋找新聞,用一支筆記錄著安慶日新月異的變化。”安慶市新聞傳播中心采訪部主任盧向波和閆樹泉是同學,兩人一同來到安慶從事媒體工作。“同期的記者還在入職適應期時,他卻早已摸透了安慶的大街小巷,甚至比當地人還熟悉。”

“總是最早到現場的,總是把欠薪事件來龍去脈弄得最清楚的,總是最熱心的……”安慶市人社局勞動保障監察工作負責人陳璧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和閆樹泉見面的場景。2005年的一天,陳璧和同事去處理一起農民工討薪的事件。“抵達現場的時候,就發現他正在和遭遇欠薪的農民工交談。在隨后的處理過程中,他更是主動幫忙梳理事件的全過程,并幫助我們維持現場秩序、登記農民工的情況。”

某年的冬夜,得到新聞線索的閆樹泉冒著雪來到一處建筑工地的工棚采訪。“當時天氣很冷,他雙手凍得發紅,但看到一位討薪的老人手上滿是凍開裂的口子,立即把自己的手套塞給了老人。”當小小的善舉被發現后,閆樹泉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了句,“我是河北農民的兒子!”“可能正是這句話,讓他在10年的記者生涯中,只要一聽到農民工討薪的消息,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第一時間為農民工發聲。”陳璧告訴記者,2006年的除夕前夜,安慶一建筑工地發生了農民工欠薪滯留事件。“得到消息后,他放棄回鄉的火車票趕到現場……等到事情處理結束,我和他也在工地上度過了一個新年。”

安慶市大觀區玉琳路街道辦事處人大工委主任(原安慶市工商局大觀分局辦公室工作人員)劉亮和閆樹泉是校友,“在我前同事的眼里,他是個特別較真的人。每次工商執法現場,他追問細節甚至比執法人員還認真。”2007年,安慶大觀區不少學校周邊商店出現了“三無”食品,了解到這一線索后,閆樹泉連續多日蹲點,把“三無”商品的情況一一記錄在案,并反復核對,最后遞交到工商局。“在他的幫助下,足足查出了一卡車的‘三無’產品。”

我還有好多工作沒干完……

2013年,媒體轉型浪潮席卷全國。從“鉛與火”“光與電”到“數與網”,從已經在傳統媒體行業積攢了豐厚成績到全然陌生領域的零起步,閆樹泉沒有猶豫,毅然跳入數字洪流,轉戰新媒體平臺,開啟了“白+黑”模式。

“他自學網絡安全技術,辦公桌上擺滿了各種專業書籍,每一本的書頁都被翻得卷了邊。”同事袁勃回憶起和閆樹泉共事的日子,非常感慨。“那份《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安全評估報告》,就是他一字一句精心打磨的,連標點符號都沒放過。”特別是掌上安慶客戶端建設攻關的關鍵期,他甚至連續一周吃住在辦公室里,完善自評流程。“感覺他就像一臺不知疲倦的機器,每時每刻都在工作。”

2016年,在閆樹泉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安慶新聞網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成為安徽省首批躋身“國家一類”的非省會城市新聞單位網站,與新華網、人民網等同列。隨后,更大的挑戰接踵而至,籌建“融媒體中央廚房”、拓展新媒體矩陣、打造“掌上安慶”客戶端……

“他是新聞人里最懂代碼的,技術員里最會寫稿的。”安慶市新聞傳媒中心原掌上安慶編輯部副主任張馨告訴記者,“掌上安慶”是個集新聞發布、政務服務和城市形象推廣于一體的新媒體平臺,“對當時的我們而言,所有的一切都是全新的領域,創建工作千頭萬緒、運維程序多而繁雜、內容審核責任重大……”困難如同高山一般橫亙在閆樹泉等人面前,但他沒有絲毫退縮,繼續帶領著部門同事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個腳印,日夜奮戰。

“印象中,他辦公室的燈好像永遠都是亮的。”安慶市新聞傳媒中心晚報編輯部主任張麗上夜班,在她眼中,閆樹泉每天晚上幾點回家,同事們都不知道;但次日早上,他肯定是早早坐在辦公桌前。“要么是審核稿件,要么是撰寫材料,要么是研究某個技術方面的難題……辦公桌上的盒飯經常是忘了吃。每每問他啥時下班,他的回答總是‘我還有好多工作沒干完’。”

功夫不負有心人,“掌上安慶”上線運營后很快實現下載量120萬+、一大批新媒體精品力作刷爆網絡,而閆樹泉本人也先后獲評2016年度安徽省“報業(經營管理)先進個人”、安慶市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8次獲評單位年度先進工作者,20多篇新聞作品先后榮獲安徽新聞獎、安徽經濟好新聞獎等獎項。

在工位上坐著比在家更安心

“在沒有認識他之前,我總感覺那種沒日沒夜忘我工作的人,只是書本上、電視劇里才會有。”對于閆樹泉沒日沒夜的工作,并不是所有人都會給好評的,他的妻子陳穎曾經一度很有意見,甚至經常批評他。“他是個好脾氣,從來也不生氣,被罵了之后還是笑瞇瞇的,反正也不改,下次依然是這樣。”在“掌上安慶”客戶端籌備階段,閆樹泉大部分的時間都泡在單位,“即便是回家,也是電話不斷。半夜經常被一通電話叫回辦公室……”

“在他眼中,‘掌上安慶’甚至比親兒子還要親。”陳穎告訴記者,兒子上學后,閆樹泉也會抽空輔導功課,“但經常是,看著兒子寫作業沒一會,就因為太累睡著了。”陳穎又氣又心疼,但也無可奈何。

2024年4月,閆樹泉被查出患有壺腹部腫瘤,隨后帶著滿腔的不舍被迫離開心愛的工作崗位,輾轉合肥、上海、河北求醫。“治療期間,頭發一把一把地掉……就這樣還舍不得放下工作。”據陳穎透露,閆樹泉在治病期間偶爾回安慶,總會趁著單位人不多的時候,到自己的工位上坐坐,“用他的話說,‘在工位上坐著比在家更安心一點’。”

“他真的是太熱愛工作了,同事和朋友來看望他時,聊其他話題他說話都蔫蔫的,但是一提到工作,他整個人的狀態完全不一樣,感覺有說不完的話。”陳穎告訴記者,閆樹泉患病治療期間說的最多的話,就是要積極配合治療,早日返回工作崗位。也正是這段時間,陳穎徹底釋懷了。

2024年11月,閆樹泉從河北打電話托同事代辦摩托車年審事宜,“等病好了還要騎車上班”;2025年2月,記者證到期換證,他囑咐同事提交照片等材料,“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同年4月,因為病情惡化,他已經不能正常躺下,只能趴著坐著,“掌上安慶”技術后臺還有他時常登錄的痕跡,最后一次登錄是4月10日。20天后,閆樹泉的生命停留在43歲;幾天后,他心心念的“掌上安慶”客戶端3.0版開始試運行,代替他繼續前行。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姜志遠 圖片由安慶市新聞傳播中心提供)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城县| 桃江县| 郧西县| 潢川县| 怀宁县| 镇巴县| 张北县| 五大连池市| 建水县| 托里县| 武山县| 柯坪县| 垣曲县| 庆安县| 如皋市| 白河县| 英德市| 阿坝| 蒙山县| 印江| 任丘市| 泰宁县| 凤庆县| 修水县| 独山县| 平南县| 乡城县| 中宁县| 临猗县| 扎赉特旗| 宁阳县| 沈丘县| 桂平市| 江山市| 博兴县| 邢台县| 通城县| 比如县| 武威市| 财经| 南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