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落實耕地保護獎補資金5.97億元、巢湖山水工程資金執行率和修復面積完成率均達100%,位居全國“雙第一”、發行首批135.89億元土地儲備專項債券……7月21日,安徽省自然資源召開2025年上半年全省自然資源重點工作推進情況,介紹我省耕地保護等領域情況。
據介紹,2024年底全省耕地面積在高位基礎上再創新高,實現“四連增”,較上年凈增48.58萬畝。在國家耕地保護責任制考核中連續兩年獲“優秀”等次,排名較上年提升2位,累計落實耕地保護獎補資金5.97億元。
本年度,300個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已完工150個,任務過半。巢湖山水工程資金執行率、修復面積完成率均達100%,位居全國“雙第一”,歷史遺留礦山圖斑治理率持續位居全國前列。
上半年,我省5起地質災害成功避險典型案例及監測預警設備全流程管理經驗被自然資源部推廣,實現地質災害“零傷亡”。連續2年獲評“全省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先進單位”
上半年,全省獲批建設用地16.2萬畝,位居全國第11、長三角第2,同比增長32.1%,保障了引江濟淮二期等38個重大項目共7.38萬畝用地需求;供應國有建設用地15.06萬畝,位居全國第7、長三角第3。同時,發行首批135.89億元土地儲備專項債券,為盤活存量土地提供資金支持。
上半年,《合肥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啟動,“一張圖”系統建設穩步推進,在長三角地區首個實現省市縣三級總體規劃獲批實施全覆蓋。
下半年,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將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舉措,對新增違法占用耕地堅持“零容忍”。地質災害強化隱患識別、監測預警等“四道防線”,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圍繞地方重大發展訴求、市場主體服務、民生保障、政策優化、跨層級協調五類問題,建立市級問題清單,實行分級辦理和專班推進。
此外,在總結1.0版經驗基礎上,穩步推進綜合改革2.0版,統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改革和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推動土地利用方式轉變。我省將出臺相關實施意見,推進各領域改革及專項規劃編制。(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郜征 實習生 田夢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