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夏日炎炎,它才姍姍來遲地結果。只有一根,細長窈窕的身段,掛懸在南陽臺欄桿上,青里泛綠,正處豆蔻年華。風動它亦擺,像是在告慰我:春種夏收,也算是種瓜得瓜了吧。
我是嚴格按照農諺所言進行這項農事活動的。春分前置一長形木桶于陽臺上,將土與若干肥料攪拌均勻撒滿其中。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里,將幾粒飽滿的種子深淺有度地埋入。接下來便是日復一日地期待:那天早晨,兩瓣如豆的新芽破土而出,開啟一輪新生命的周期。接下來的卻是日復一日的隱忍不發,最后竟歸于枯萎,讓我沮喪不已。
眼看谷雨就要過去了,我只好跑到大埠頭菜場,在一個旮旯里,買到一棵絲瓜秧。老鄉夸口說:這是好苗子,可結幾十條絲瓜。說話的架勢,頗有王婆遺風。
種下后,沒幾天,微毛茸茸的葉子一片片發出來,接著抽出一條細細的青絲,趕緊架上一根木條讓其攀上。小心翼翼添肥加水,則是必做的功課。它雖是移植來的,我卻視同己出,一點馬虎不得。
有一天,當它在陽臺欄桿上青藤綠葉地匍匐前行時,我卻在思考一個問題:干嗎要在陽臺這方寸之地上種絲瓜呢?
首先還得歸于童年時代的絲瓜情結。那時家在老宅子里,里面有一個大院子,很適合種些南瓜絲瓜。每每清明前后,總有許多絲瓜秧子密匝匝從墻根處冒出。我總要擇其健康強壯者,移至向陽處精心培育。一個來月后,它就順著那棵烏桕樹爬上屋頂,肆無忌憚地瘋長。屋瓦是黛色的,一片片疊加著,遠看有點像犁開的黑土,又像一大群黑鳥飛至屋頂,遽然收起羽翼,作趴伏狀。絲瓜在其上開出一朵朵金燦燦的花,煞是好看。
絲瓜終于一根根長出了,家里也隔三岔五受用著我的勞動果實。一般都是打湯,往往鍋里水要開了,才去摘來絲瓜,刨皮,切片,從容不迫。絲瓜湯清清爽爽,蔥花和香油是必不可少的。講究一點的,放一小撮蝦米,那是很提味的。
有一根絲瓜長在烏桕樹的梢上,可望不可及。它慢慢失去苗條青蔥的身段,變得臃腫起來,在秋風里漸漸老去,最后淪為擦洗鍋碗的絲瓜絡子。從它身上,我領會到了一種無以言表的悲涼。
其次是想移植一點田園風光到陽臺上,與盆景心態如出一轍。很向往“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的境界,可囊中羞澀,哪能去買帶院落的房子,種花種菜種竹?只能在陽臺上搗鼓點什么,聊以寄慰那些揮之不去的鄉土情結。隔三岔五你得關注它,扶持它,同時也體驗到一種成長的歡喜與愉悅。當然,更希望它快快地在陽臺上營造出一片綠意。
或許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在鳥兒的嘰喳聲中醒來。推窗,絲瓜梢頭已盤上窗欞,正帶著晶瑩的露珠,偷窺室內的懶散與倦慵。趕緊起床,找幾根細細的竹竿,引領著它沿著欄桿爬攀、垂掛、鋪陳、開花,在樓下望去,像一張綠色的織毯。接朋友進小區,遠遠便可遙指:那就是鄙人的家。
有時黃妍妍的花會引幾只蜜蜂過來,嗡嗡叫著,飛來飛去,打斷你看書的心思。放下書本,細細打量它們繞藤三匝究竟要干什么。雨天可免去澆水之勞,雨滴撲撲打在葉子上,洗出清新的翠綠。至于能否種瓜得瓜,我倒不怎么在乎,陽臺終歸是上不承天露下不接地氣,焉能結出累累果實?觀賞即可怡情,熱愛植物,便是熱愛生活。
(許若齊)
【橙筆記】絲瓜長在陽臺上
安徽商報
張雪子
2025-07-14 09:08:55
已是夏日炎炎,它才姍姍來遲地結果。只有一根,細長窈窕的身段,掛懸在南陽臺欄桿上,青里泛綠,正處豆蔻年華。風動它亦擺,像是在告慰我:春種夏收,也算是種瓜得瓜了吧。
我是嚴格按照農諺所言進行這項農事活動的。春分前置一長形木桶于陽臺上,將土與若干肥料攪拌均勻撒滿其中。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里,將幾粒飽滿的種子深淺有度地埋入。接下來便是日復一日地期待:那天早晨,兩瓣如豆的新芽破土而出,開啟一輪新生命的周期。接下來的卻是日復一日的隱忍不發,最后竟歸于枯萎,讓我沮喪不已。
眼看谷雨就要過去了,我只好跑到大埠頭菜場,在一個旮旯里,買到一棵絲瓜秧。老鄉夸口說:這是好苗子,可結幾十條絲瓜。說話的架勢,頗有王婆遺風。
種下后,沒幾天,微毛茸茸的葉子一片片發出來,接著抽出一條細細的青絲,趕緊架上一根木條讓其攀上。小心翼翼添肥加水,則是必做的功課。它雖是移植來的,我卻視同己出,一點馬虎不得。
有一天,當它在陽臺欄桿上青藤綠葉地匍匐前行時,我卻在思考一個問題:干嗎要在陽臺這方寸之地上種絲瓜呢?
首先還得歸于童年時代的絲瓜情結。那時家在老宅子里,里面有一個大院子,很適合種些南瓜絲瓜。每每清明前后,總有許多絲瓜秧子密匝匝從墻根處冒出。我總要擇其健康強壯者,移至向陽處精心培育。一個來月后,它就順著那棵烏桕樹爬上屋頂,肆無忌憚地瘋長。屋瓦是黛色的,一片片疊加著,遠看有點像犁開的黑土,又像一大群黑鳥飛至屋頂,遽然收起羽翼,作趴伏狀。絲瓜在其上開出一朵朵金燦燦的花,煞是好看。
絲瓜終于一根根長出了,家里也隔三岔五受用著我的勞動果實。一般都是打湯,往往鍋里水要開了,才去摘來絲瓜,刨皮,切片,從容不迫。絲瓜湯清清爽爽,蔥花和香油是必不可少的。講究一點的,放一小撮蝦米,那是很提味的。
有一根絲瓜長在烏桕樹的梢上,可望不可及。它慢慢失去苗條青蔥的身段,變得臃腫起來,在秋風里漸漸老去,最后淪為擦洗鍋碗的絲瓜絡子。從它身上,我領會到了一種無以言表的悲涼。
其次是想移植一點田園風光到陽臺上,與盆景心態如出一轍。很向往“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的境界,可囊中羞澀,哪能去買帶院落的房子,種花種菜種竹?只能在陽臺上搗鼓點什么,聊以寄慰那些揮之不去的鄉土情結。隔三岔五你得關注它,扶持它,同時也體驗到一種成長的歡喜與愉悅。當然,更希望它快快地在陽臺上營造出一片綠意。
或許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在鳥兒的嘰喳聲中醒來。推窗,絲瓜梢頭已盤上窗欞,正帶著晶瑩的露珠,偷窺室內的懶散與倦慵。趕緊起床,找幾根細細的竹竿,引領著它沿著欄桿爬攀、垂掛、鋪陳、開花,在樓下望去,像一張綠色的織毯。接朋友進小區,遠遠便可遙指:那就是鄙人的家。
有時黃妍妍的花會引幾只蜜蜂過來,嗡嗡叫著,飛來飛去,打斷你看書的心思。放下書本,細細打量它們繞藤三匝究竟要干什么。雨天可免去澆水之勞,雨滴撲撲打在葉子上,洗出清新的翠綠。至于能否種瓜得瓜,我倒不怎么在乎,陽臺終歸是上不承天露下不接地氣,焉能結出累累果實?觀賞即可怡情,熱愛植物,便是熱愛生活。
(許若齊)
已是夏日炎炎,它才姍姍來遲地結果。只有一根,細長窈窕的身段,掛懸在南陽臺欄桿上,青里泛綠,正處豆蔻年華。風動它亦擺,像是在告慰我:春種夏收,也算是種瓜得瓜了吧。我是嚴格按照農諺所言進行這項農事活動的。春分前置一長形木桶于陽臺上,將土與若干肥料攪拌均勻撒滿其中。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里,將幾粒飽滿的種子深淺有度地埋入。接下來便是日復一日地期待:那天早晨,兩瓣如豆的新芽破土而出,開啟一輪新生命的周期。接下來的卻是日復一日的隱忍不發,最后竟歸于枯萎,讓我沮喪不已。眼看谷雨就要過去了,我只好跑到大埠頭菜場,在一個旮旯里,買到一棵絲瓜秧。老鄉夸口說:這是好苗子,可結幾十條絲瓜。說話的架勢,頗有王婆遺風。種下后,沒幾天,微毛茸茸的葉子一片片發出來,接著抽出一條細細的青絲,趕緊架上一根木條讓其攀上。小心翼翼添肥加水,則是必做的功課。它雖是移植來的,我卻視同己出,一點馬虎不得。有一天,當它在陽臺欄桿上青藤綠葉地匍匐前行時,我卻在思考一個問題:干嗎要在陽臺這方寸之地上種絲瓜呢?首先還得歸于童年時代的絲瓜情結。那時家在老宅子里,里面有一個大院子,很適合種些南瓜絲瓜。每每清明前后,總有許多絲瓜秧子密匝匝從墻根處冒出。我總要擇其健康強壯者,移至向陽處精心培育。一個來月后,它就順著那棵烏桕樹爬上屋頂,肆無忌憚地瘋長。屋瓦是黛色的,一片片疊加著,遠看有點像犁開的黑土,又像一大群黑鳥飛至屋頂,遽然收起羽翼,作趴伏狀。絲瓜在其上開出一朵朵金燦燦的花,煞是好看。絲瓜終于一根根長出了,家里也隔三岔五受用著我的勞動果實。一般都是打湯,往往鍋里水要開了,才去摘來絲瓜,刨皮,切片,從容不迫。絲瓜湯清清爽爽,蔥花和香油是必不可少的。講究一點的,放一小撮蝦米,那是很提味的。有一根絲瓜長在烏桕樹的梢上,可望不可及。它慢慢失去苗條青蔥的身段,變得臃腫起來,在秋風里漸漸老去,最后淪為擦洗鍋碗的絲瓜絡子。從它身上,我領會到了一種無以言表的悲涼。其次是想移植一點田園風光到陽臺上,與盆景心態如出一轍。很向往“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的境界,可囊中羞澀,哪能去買帶院落的房子,種花種菜種竹?只能在陽臺上搗鼓點什么,聊以寄慰那些揮之不去的鄉土情結。隔三岔五你得關注它,扶持它,同時也體驗到一種成長的歡喜與愉悅。當然,更希望它快快地在陽臺上營造出一片綠意。或許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在鳥兒的嘰喳聲中醒來。推窗,絲瓜梢頭已盤上窗欞,正帶著晶瑩的露珠,偷窺室內的懶散與倦慵。趕緊起床,找幾根細細的竹竿,引領著它沿著欄桿爬攀、垂掛、鋪陳、開花,在樓下望去,像一張綠色的織毯。接朋友進小區,遠遠便可遙指:那就是鄙人的家。有時黃妍妍的花會引幾只蜜蜂過來,嗡嗡叫著,飛來飛去,打斷你看書的心思。放下書本,細細打量它們繞藤三匝究竟要干什么。雨天可免去澆水之勞,雨滴撲撲打在葉子上,洗出清新的翠綠。至于能否種瓜得瓜,我倒不怎么在乎,陽臺終歸是上不承天露下不接地氣,焉能結出累累果實?觀賞即可怡情,熱愛植物,便是熱愛生活。(許若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