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助餐服務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實事,關乎著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質量。淮北市政協委員李紅一直密切關注養老助餐領域的動態,“老年助餐點的‘一頓熱乎飯’,不但要讓老人們吃飽吃好,還要讓老人們吃出‘幸福的味道’。”6月10日,2025年“政協江淮行”采訪團來到了淮北市利民社區老年食堂,看到正在就餐的老人們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
“老年助餐不僅是讓老年人吃飽,更要吃好,吃得健康、舒心。”李紅對老年助餐問題展開深入調研,“除了多次帶隊到街道社區、老年助餐點等基層一線開展實地調研,我們政協委員們還會在飯點到各個助餐點進行暗訪。”在調研過程中,通過和老人們的交流,以及和助餐點工作人員的溝通,李紅發現了三個問題。其一是助餐點的就餐條件需要繼續改善,餐品需要有標準。“比如,一個饅頭,不能今天大、明天小;助餐點如何保障大客流時的就餐秩序,等等。”其二是老年食堂(助餐點)建設補助、運營補助,以及老年人就餐補貼不能及時足額到位,相當長時間內由經營者墊付,對經營者的資金周轉有較大影響。其三是老年助餐主打“微利惠民”,經營者一定程度上獲利較低,嚴重影響了經營者的積極性。
對此,李紅提出,進一步完善建設資金補助、運營補助和老年人就餐補貼政策,保障各類補助及時足額到位;建立各類補助標準逐年增長機制,保障就餐條件和餐品質量逐步提高。“建議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加強對老年食堂(助餐點)的常態化監管。建立健全老年食堂(助餐點)準入和退出機制。積極推進標準化建設,改善就餐環境和就餐條件。加強對經營者的業務培訓,指導助餐服務機構面向社會開放運營,提升服務質量。”
李紅通過“委員信箱”、熱線電話等方式積極和群眾對接,聚焦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在得知淮北市相山區渠溝鎮瓦房村居民生活用水困難(以地下井水為主、水質較差)后,她調研了4個月,撰寫提案,呼吁推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最終,包括相山區瓦房村在內的多個鄉村實現了“家家戶戶通自來水”。據悉,李紅每年提交調研報告、社情民意、提案20余篇,年年都有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