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西縣紫蓬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建立“黨群連心橋”,通過整合資源、創新機制,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子。
暢通民聲訴求“主渠道”。聚焦村民訴求渠道分散、響應遲緩的痛點問題,著力構建“線上+線下”全域覆蓋的響應體系。線上,建立微信群,為廣大村民搭建起便捷高效的“指尖通道”,讓村民隨時隨地表達訴求、反映問題;線下,于黨群服務中心設立實體“民情收集崗”,醒目公示《民聲訴求處置辦法》以及“登記-分類-派單-辦理-反饋-歸檔”六步工作流程圖,確保民聲訴求處理過程清晰透明、有章可循。通過線上線下雙軌并行,實現了民聲收集無死角,渠道覆蓋率高達常住人口的90%。
激活高效響應“新引擎”。著力構建制度化、規范化的訴求處置閉環。制定《民聲訴求分級處置辦法》,科學劃分“簡易、一般、復雜”的三級響應標準,明確簡易問題24小時響應、復雜問題7天辦結的剛性時限,以制度保障訴求處理的高效性。組建“民聲呼應工作組”,選拔政治素質高、群眾工作經驗豐富的黨員骨干擔任“民情聯絡員”,實行包片聯系村民制度,負責日常訴求的收集、核實與反饋工作,確保訴求能夠快速傳遞、精準處理。創新引入“鄉賢智囊團”,邀請本村企業家、退休干部等德高望重的鄉賢人士參與復雜問題的調解工作,借助他們的智慧,為訴求處置提供多元思路與解決方案。截至目前,90%的民生訴求在村民小組層面快速化解,實現“小事不出組”,訴求平均處理時長縮短至2天,治理效能顯著提升。
織密重點群體“暖心網”。聚焦老年群體等重點人群,精準施策,著力提升服務溫度,努力破解老年群體面臨的“數字鴻溝”難題。進一步深化“窗簾之約”幫扶機制,緊密結合老年群體助餐、助急、助醫、助買、助潔、上門照護的“五助一護”核心需求,深入開展“敲門行動”。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主動深入村組,全面摸排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的生活困難與實際需求,為他們提供安全巡查、代買代購等貼心服務,將黨組織的關懷與溫暖精準送達最需要關愛的群體。半年來,成功解決獨居老人安全巡查、代買代購等高頻急難問題220余個,切實提升了老年群體的生活幸福感與安全感。通過這一系列舉措,紫蓬鎮推動基層治理向“精準化”“溫情化”升級,讓基層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溫度。(李洋 吳欣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