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對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促進消費對釋放內需潛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安徽省法院系統發布三個消費維權典型案例,通過以案釋法,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規范經營者行為,積極對廣大消費者關注熱點予以司法回應。
案例一 吳某某、戎某某妨害藥品管理案
吳某某、戎某某多次購買未取得藥品相關批準證明文件生產的藥品復方川羚定喘膠囊、復方風濕關節炎膠囊,將上述藥品銷售給當涂縣某某鎮附近村民。經檢驗,案涉藥品中含有茶堿、雙氯芬酸鈉、嗎咪美辛和此羅昔康。經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涉案藥品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當涂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吳某某、戎某某違反藥品管理法規,明知是未取得藥品相關批準證明文件生產的藥品而銷售,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其行為已構成妨害藥品管理罪,遂判決:被告人吳某某、戎某某犯妨害藥品管理罪,分別判處吳某某拘役四個月,緩刑六個月,并處罰金28000元;判處戎某某拘役三個月,緩刑五個月,并處罰金28000元。
藥品無小事,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藥品擔負著治病救人的責任,藥品質量安全及藥品行業的秩序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更關乎社會穩定,因此,國家一向對食品藥品采取嚴格管控的措施,嚴厲打擊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本案中,兩被告銷售未取得相關批準證明文件生產的藥品,其面向的消費群體是廣大中老年村民,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識、辨別能力和事后維權能力。兩被告銷售行為中的虛假宣傳不僅欺騙消費者,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且此類“藥品”往往存在質量問題,會對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巨大隱患。本案中法院以妨害藥品管理罪對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進行懲處,進一步維護了藥品管理秩序,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案例二 李某某與某貿易公司信息網絡買賣合同糾紛案
李某某通過天貓平臺在某貿易公司經營的旗艦店購買兩件羊絨衫。某貿易公司在其網絡頁面宣傳其所售商品面料成分為純羊絨,網絡客服承諾其所售商品面料成分為純羊絨,并向李某某出示了質檢報告。后李某某將上述商品送檢,檢測報告顯示:綿羊毛100%。李某某遂訴至法院,要求該公司退還購物款315.9元、賠償三倍貨款947.7元并承擔本案鑒定費。
淮北市烈山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李某某與某貿易公司之間貨物買賣合同關系依法成立。某貿易公司故意告知李某某虛假情況,使李某某作出錯誤意思表示,其行為構成欺詐,應當按消費者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李某某支出鑒定費200元系其因本次買賣合同所致合理支出,依法應由某貿易公司承擔,遂判決支持了李某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消費者為滿足日常生活需要進行消費,遭受欺詐的,可向欺詐者加收三倍懲罰性賠償。良好的市場經濟環境,要靠多方力量的努力,即商家要誠信經營,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督,司法部門依法保護等。本案的裁判,維護了消費者的權利,同時也對市場經營主體再一次敲響了警鐘。
案例三 杜某某與某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療服務合同糾紛案
杜某某在不知某社區衛生服務站沒有資質的情況下進行了面部“點痣項目”。因激光治療致面部疤痕留存,先后去上級醫院進行診治,但仍遺有面部色素異常之不良后果。某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對某社區衛生服務站“在衛生服務站內,未核準登記皮膚科對就診人員杜某某開展‘激光治療皮膚疾病’診療活動”的違法行為依法作出罰款和責令立即改正的行政處罰決定。后杜某某訴至法院,要求某社區衛生服務站賠償其醫療費的3倍及其他相關損失。
蕪湖市灣沚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杜某某接受某社區衛生服務站激光點痣的醫療美容服務,是為了改善自身容貌和滿足更高審美需求的一種生活消費行為,有別于常規意義上的基于疾病治療為目的診療行為,因此,杜某某在本案中具備消費者的身份,與某社區衛生服務站之間形成醫療服務合同關系,其權利義務關系應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某社區衛生服務站在未核準登記皮膚科的情況下,向杜某某提供醫療美容服務,故意隱瞞事實,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對杜某某身體健康造成損害,可以認定某社區衛生服務站存在欺詐行為,遂判決某社區衛生服務站賠償杜某某醫療費的3倍。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作為消費者應當到具有醫療美容診療資質的單位接受醫療美容服務,否則其權益雖事后能夠得到保障,但也難免留下遺憾。提供服務者更應當依法、依規、誠信經營,否則名利雙失。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