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四年級成績出現斷崖式下降怎么辦?”“為什么一上學孩子就說肚子疼?”……才開學沒多久,合肥多家醫院的“學習困難門診”迎來了就診高峰。值得關注的是,在就診患者中,小學生明顯增多,其中不少孩子存在注意缺陷和多動障礙。專家提醒,當孩子出現學習困難時,家長不要一味地認為孩子就是懶惰、矯情,應該及時了解孩子的想法并與孩子進行溝通,必要時可以尋求專家的幫助。
開學前后迎來就診高峰
“孩子一二年級時成績很好,為什么三四年級就下降了?”“孩子半天寫不出來一個字,每天都磨蹭到夜里11點多,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孩子一上學就肚子疼,去醫院也查不出問題,這可怎么辦?”……日前,在安徽省精神衛生中心“學習困難”門診,帶著孩子就診的家長臉上掛滿了焦慮,醫生耐心地解答著家長們拋出的一個個疑問。
沈曉霜在給家長做兒童行為干預指導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其實從開學前一兩周,該院學習困難門診的就診量就出現了明顯的增長,“小高峰”一直持續到開學后。”安徽省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治醫師沈曉霜告訴記者,開學前他們接診的主要以復診患者為主,有些孩子正在處于干預治療階段,家長擔心孩子無法適應新學期的學習和生活。開學之后,患者則以初診者居多,問題主要集中在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人際交往困難等方面。記者從安醫大二附院了解到,該院“學習困難門診”近期同樣迎來了就診高峰。
就診者中,小學生明顯增多
值得關注的是,就診患者中不乏一些低齡兒童,甚至有幼兒園的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前來就診。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小學生明顯增多了。”沈曉霜透露,以往門診患者以初中、高中學生為主,現在低年齡段的孩子明顯增多。在她看來,這和家長對孩子學習和心理的關注度提高不無關系。
“低年齡段的孩子往往無法準確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有的孩子會表現出軀體癥狀,比如肚子疼,甚至有一年級的孩子因為太緊張在學校里暈倒,但是到綜合醫院檢查發現身體沒有任何問題,轉而來看心理門診。”沈曉霜表示,面對低年級的孩子,醫生主要是對家長進行行為干預方面的指導。
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習困難”往往和學業壓力有關。“現在呈現一個新的特點,就是有些孩子會主動提出要看心理科門診,他們希望通過醫生的幫助來疏解心中的壓力。”安徽中科庚玖醫院精神科醫生朱承剛提醒,當孩子感覺壓力比較大時,家長要盡量避免對孩子進行說教,更應該關心和體諒孩子,保持良好的耐心,對于孩子的學習任務不應當過于苛求。
記者了解到,智力正常兒童學習困難主要由心理行為問題引起,主要集中體現在注意力缺陷、多動、交往不良、違紀、情緒問題如抑郁和焦慮等。此外,學習動力不足和學習方法不當也可能是常見的原因。
部分孩子存在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是不是有多動癥?”沈曉霜表示,這是門診中家長問的最多的問題。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在就診者中,確實有一部分孩子存在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其中,五成以上是需要干預的,三成左右需要進行物理治療或者藥物治療。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這個疾病主要有三個核心癥狀,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和沖動。家長可以問問老師,孩子是不是班級里最調皮或者特別調皮的那個,這是最簡單的方法。”沈曉霜建議,家長如果存在疑慮首先和老師多溝通,因為家長看待孩子的主觀性比較強,而老師的觀察是比較客觀的,如果孩子在班級里特別突出,有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家長確實要提高警惕,因為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的危害還是非常大的,必要時建議到專科門診就診。
“當孩子出現學習困難時,我們應該充分理解和尊重腦發育規律,大力建設積極的心理環境,不要一味地認為孩子就是懶惰、矯情,就是在找借口不想學習。”專家表示,家長應該及時了解孩子的想法并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鼓勵孩子并給予個性化教育,從而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