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年宋慶齡少年兒童未來科學日暨第十八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頒獎活動在安徽合肥舉行。
活動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共同發出倡議,呼吁全國科普場館于“宋慶齡少年兒童未來科學日”當天(每年8月的第三個周末)面向全國青少年開展公益性科普活動,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注青少年科學教育,為國家科技創新發展貢獻力量。安徽省科技館代表全省22家科技館積極響應未來科學日倡議,表示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力做好教育“雙減”背景下的科學教育加法,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不斷推動青少年科學教育和科學普及事業發展。
“少年兒童未來科學日”啟動,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科學技術館、安徽團省委、安徽創新館、深空探測實驗室、科大訊飛、騰訊公司等單位機構通過線上、線下等形式,在安徽和北京等地策劃開展了《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面向全國科普場館公益授權播出、“未來科學節”主題科普、人工智能展示體驗、科普開放日、青少年科學小會、“少年科學院—紅領巾講堂”、院士科普講座等配套活動,帶領青少年走進深空探測實驗室、科大訊飛總部,進一步豐富了未來科學日的形式和內容,在全社會營造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
第十八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頒獎活動同期舉辦,為發明作品金銀獎、人工智能(編程)作品金銀獎的青少年頒獎。為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活動還特別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合肥工業大學教授楊善林,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教授陳仙輝,中國工程院院士邱志明,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短波通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金龍,中國科學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為獲獎青少年頒獎,鼓勵他們在科技創新領域積極探索與創新。
“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是經科技部批準的少年兒童科技活動獎項,列入教育部“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活動舉辦十八屆以來,參與中小學生超過100萬人次。本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共有來自兩岸暨港澳以及馬來西亞的3萬余名青少年積極參賽,3.2萬余件作品參評,創歷屆新高。經評審,入圍作品共計549件,其中發明作品325件、人工智能(編程)作品137件、創意作品42件、科技繪畫作品45件。
為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營造良好的科學文化氛圍,19日下午,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分別與深空探測實驗室、科大訊飛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攜手為青少年提供更加優質的科學教育,助力青少年成長成才。(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