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機動車保有量,正奔著300萬輛而去。停車問題,與市民出行生活日益相關。
小小停車位,事關幸福感。近年來,合肥通過盤活閑置土地、推進停車資源共享、更新智慧停車功能等措施,努力讓市民停車有其位、文明之路更通暢,讓暖民心行動真正暖到群眾心坎里。
園區改擴建停車更便捷
驅車進入合肥高新區高新·創新谷,沿著園區環形通道駛入停車場,里面燈光明亮,干凈整潔,區劃、標線、引導標識清晰,車輛擺放整齊,空著不少車位。
“這個停車場現在總共有停車位399個,可以滿足園區企業員工及附近群眾停車需求。”合肥高新股份有限公司產業發展部業務主管臧磊說。
臧磊介紹,這一地塊建原先有四棟毛坯廠房,長期閑置。為此,高新區回收了該地塊,盤活閑置土地。“我們結合項目周邊產業和企業情況,充分借鑒先發地區老舊廠房改造經驗,通過改、擴建打造現代科創園區。”
由于地面停車位少,沒有地下停車庫,該公司在改擴建過程中,新建了1.4萬平方米的共享交流平臺,并將平臺下方及整個建筑的一樓改造了公共停車場,有效解決了停車難問題。
閑置地帶來近300個車位
開車前往老城區的市民,有時為了找一個車位四處折騰,心情煩躁。
經常前往三孝口附近的吳先生,對此有著深刻體會。“原先過來,要跑不少路才能找到一個車位,再往回走,特別麻煩。現在有了三孝口臨時停車場,基本可以就近停車了!”
吳先生口中的三孝口臨時停車場,位于蒙城路與安慶路交口東南角。8月14日中午時分,記者現場看到,不時有車輛進出。
“這里是一塊儲備空置用地,一直處于閑置狀態。由于閑置時間過長,加之周邊地鐵項目的建設,導致該區域內堆積了不少建筑垃圾。”廬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交通科工作人員李季介紹,該區將地塊改造成了臨時停車場,方便市民停車。
2022年12月,該停車場完工,今年1月份正式對外運營開放,共有254個停車位,有效地緩解了周邊居民及辦公寫字樓用戶、城隍廟游客等停車難問題。
“近年來,我們持續加大停車設施建設力度,充分利用城市待建地、邊角空地、自用場地等資源建設公共停車場。”李季說,下一步該區將持續加大停車設施建設力度,積極推進共享停車模式,讓更多閑置車位活起來,真正將便民行動落到實處。
137家機關單位開放停車場
“自開展暖民心便民停車行動以來,作為牽頭單位,我們會同市、區相關單位積極推動便民停車行動各項工作落實。”市城鄉建設局城建處工作人員黃瑛捷說。
至2022年底,全年建成城市停車泊位90311個,其中公共停車泊位27392個;盤活共享停車泊位5000個以上。
根據2023年便民停車行動方案,今年我市計劃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0萬個,其中公共停車位14400個。至7月底,合肥市市區新增城市停車泊位數67718個,其中公共停車泊位數16158個。
另外,目前全市已有137家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向社會開放共享停車場。“全市便民停車行動各項重點工作任務,正在有序推進中。”黃瑛捷說。
(合肥日報﹣合肥通客戶端記者 華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