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光伏20強企業有9家落戶滁州,從世界最大的膠膜生產企業,到全球知名光伏組件龍頭,從配套到組件再到儲能,這里一應俱全——近日,記者在安徽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采訪了解到,追“光”逐“鏈”,滁州抓項目、抓產業、抓環境,正跟隨“光”的腳步,搶占光伏產業科技創新制高點,奮力向綠色、高質量發展邁進,讓“世界光伏之都”實至名歸,讓“安徽造”光伏產品遠銷全球各地。
滁州速度搶灘光伏“新賽道”
道路寬闊,廠房林立,走進滁州經開區,一派繁忙的景象,三年來,聚焦內培外引,滁州經開區產業體系更加完善,已形成智能家電及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綠色食品、光伏新能源四大主導產業,其中,“光伏產業”已成為其一張閃亮“名片”。
搶灘光伏產業“新賽道”,滁州經開區用行動彰顯了“滁州速度”。當光伏產業蓄勢待發的時候,光伏巨頭隆基依托其技術優勢快速擴張,急需新的生產基地,并開始在全國選址。鑒于對光伏產業發展趨勢的把握,雙方迅速達成共識,僅兩次溝通,隆基就達成在滁州經開區投資20億元的意向。2018年1月4日,雙方簽約,開啟了滁州光伏產業大發展的序幕。
近年來,在“雙碳”目標之下,中國光伏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從2018年至今,滁州經開區光伏產業從隆基樂葉的一枝獨秀到如今的雨后春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快集聚,目前已聚集光伏邊框、膠膜、支架、焊帶、設備、電池、組件等產業鏈規上企業10余家。其中,除了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單晶硅棒和硅片制造商隆基光伏之外,還有知名光伏產品供應商東方日升、全球領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天合儲能、世界最大的光伏膠膜生產企業福斯特等龍頭企業,集聚效應顯現。截至6月,園區現有規模以上光伏及儲能企業11家,1~6月累計實現產值超250億元,同比增長超40%,預計全年百億元企業達2家,50~100億元企業1家,10億~50億元企業2家。
“滁州經開區的服務效率讓我們領略到‘滁州速度’帶給企業發展的信心。”東方日升(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企業事務部經理張朝寅說。2020年7月,企業入住滁州經開區后,園區第一時間了解企業需求,定制化建設廠房,僅用時7個月就實現投產。張朝寅介紹,目前東方日升滁州生產基地的六成光伏產品通過總部出口歐美、東南亞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該公司一期項目營收118億,今年又新建了二期項目。
點石成金邁向“世界光伏之都”
除了令人稱贊的“滁州速度”,滁州發展光伏產業還有自己獨有的“底氣”。滁州市鳳陽縣是著名的“石英之鄉”,豐富的石英砂資源覆蓋面積達80平方公里,遠景儲量在100億噸以上,其中二氧化硅含量達99%以上,儲量、品位和開采價值均居中國第一位。
“我們將努力做好服務,將光伏產業做大做強,助推滁州市早日實現世界光伏之都的目標。”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汪明陽表示,滁州經開區結合自身實際,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聚焦打造最優的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服務環境,以“營商”之變獲“商贏”。
“亭滿意,來經開”是滁州經開區打造的營商環境服務品牌,也是許多企業家對滁州經開區營商環境的認可。光伏企業用電要求高,哪怕停電一秒,“復機”帶來的損失就達百萬元以上。“當我們遇到棘手問題,經開區總能第一時間了解并且快速解決。”福斯特(滁州)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偉介紹說,“經開區協同當地供電部門連續三次解決了企業即將斷電的問題,避免了巨大損失。”
夏日炎炎,滁州經開區正逐“光”而行。說到未來的規劃和發展,汪明陽表示,“滁州經開區將著力強鏈補鏈,向‘世界光伏之都’闊步前行。未來三年,園區將站穩國家級經開區全國50強,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彭園園 劉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