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爺爺突發疾病,自3月13日至今,今年7歲的星星(化名)陪爺爺在醫院已經住了整整45天。因為感染性休克,66歲的爺爺在ICU搶救9天后,才轉入普通病房。父母因特殊情況,常年不在身邊。星星除了白天在學校上課,其余所有時間都在醫院里度過。看到這么乖巧懂事的孩子,醫護人員都對她疼愛有加。4月18日晚,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來到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科室醫護人員工作之余將所有的愛給了這個把醫院當家的孩子,讓小小的病房里充滿溫暖和希望。
7歲女孩把醫院當家 乖巧懂事成“團寵”
當霓虹燈點亮夜色,今年64歲的王阿姨總會偷偷流淚。“自從孩子爺爺住院后,我們沒有時間回家,孩子一點都不嬌氣。”為了能夠照顧好老伴和孫女,王阿姨每天清晨5點半起床,給老伴洗澡、換尿片、翻身、去食堂打飯……隨后,要開始照顧星星起床,再去學校上課。雖然一直住在醫院,但星星一直認真寫作業,還成了奶奶的“小幫手”。星星不僅學習優秀,還是班級的小班長,乖巧懂事的她,成了奶奶的依靠。
“今年3月21日以來,每天晚上都會有個小姑娘在醫院里,我就主動去病房詢問。”回憶起最初見星星的畫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主治醫師魯朝玉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次遇到這種特殊情況的孩子,病房里的醫護人員對她照顧有加。“有一天晚上,我夜班尋病房,當我走進34號病床時,看到星星正摟著爺爺的脖子睡覺,那個畫面瞬間打動了我。” 魯朝玉表示,由于爺爺之前曾因膿毒血癥住進了ICU,又患有冠心病、心衰等基礎疾病,目前還不能達到出院的標準。
意外收獲兩個“臨時爸爸”
“因為奶奶照顧爺爺特別辛苦,星星不頑皮、不吵鬧,從來不打擾大人。”科室里的醫護人員都喜歡上這個乖巧懂事的孩子,星星因此還收獲了兩個“臨時爸爸”。作為主治醫師的余其貴和魯朝玉每天陪星星說話,醫護人員還會給星星買水果、買飯菜。每天放學回來后,除了睡覺之外,星星基本都在醫生辦公室,成了名副其實的 “團寵”。
“星星,猜猜我們給你買什么啦?”18日晚,“臨時爸爸”帶著食物和牛奶走進病房,看到余其貴和魯朝玉,星星立刻送上一個熱情的擁抱,病房里立刻被笑聲包圍著。“這個筆順不對,擦掉重新寫一次吧”“星星,這個小老虎應該涂什么顏色”……除了給星星買各種禮物之外,“臨時爸爸”還負責輔導星星的作業、教她畫畫。采訪即將結束的時候,時間的指針即將指向21點,“我想給你們跳支舞!”面對星星提出的要求,大家立刻響起熱情的掌聲。“心里種下一顆種子噠啦滴噠啦,它能實現小小愿望有神奇魔法。聽說每個小孩都想要得到它,準備好啦哦呦一起探索吧。”歡快的旋律盤旋在診室上空,大家在一旁有節奏地打著拍子,將愛與關懷通過歌聲傳遞出來,傳遞出陣陣溫暖,化作繼續前進的力量。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周梅 楊雪嬌 通訊員 朱沛炎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