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應當與父母,合理安排未成年學生的學習時間,保障其休息、娛樂、體育鍛煉和參加文化、科技以及公益活動的時間。學校不得加重義務教育階段未成年學生學習負擔。4月18日,安徽省司法廳就《安徽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家庭保護】
不得使未滿8歲的孩子處于無人看護狀態
意見稿提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環境,及時排除引發火災、觸電、燙傷、中毒、跌落、窒息等傷害的安全隱患。應當對未成年人的戶外活動給予安全指導和保護,不得讓未成年人在河道、水庫等戶外危險區域游泳、戲水或者實施其他危險行為,避免未成年人發生溺水、墜落、走失、動物傷害等事故。
攜帶未滿4周歲的未成年人駕駛或者乘坐小型、微型載客汽車,應當在車輛后排座位規范使用兒童安全座椅。不得在摩托車后座搭載未滿12周歲的未成年人,搭載12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應當為其正確佩戴安全頭盔;在電動自行車后座搭載未滿6周歲的未成年人應當使用安全座椅,搭載6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應當為其正確佩戴安全頭盔。
意見稿顯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使未滿8周歲或者由于身體、心理原因需要特別照顧的未成年人處于無人看護狀態,或者將其交由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患有嚴重傳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適宜的人員臨時照護。不得使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生活。
【學校保護】
學校應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
意見稿提出,學校應當建立未成年學生保護工作制度,校長是未成年學生學校保護的第一責任人。
學校應當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預防、排查、處置機制,按照規定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設立心理健康輔導室,或者通過購買專業社工服務等多種方式提供專業化、個性化指導和服務。
學校應當與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互相配合,合理安排未成年學生的學習時間,保障其休息、娛樂、體育鍛煉和參加文化、科技以及公益活動的時間。
學校應當執行國家和省關于課時和作業量的規定,不得加重義務教育階段未成年學生學習負擔。
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意見稿建議,學校、幼兒園應當在校園門口、教學樓等主要區域安裝視頻圖像采集裝置,并保障裝置正常運行,按照有關規定保存和使用視頻圖像信息。
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制訂學生欺凌防治工作責任清單,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對實施欺凌的未成年學生,學校應當根據欺凌行為的性質和程度,依法加強管教。對嚴重的欺凌行為,學校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教育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另外,學校、幼兒園應當建立預防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社會保護】
劇本娛樂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不適場景
意見稿顯示,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含電子煙)、酒、彩票或者兌付彩票獎金。煙、酒、彩票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或者彩票的標志;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旅館、賓館、酒店等住宿經營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或者接待未成年人和非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成年人共同入住時,應當詢問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聯系方式、入住人員的身份關系等有關情況。
學校、幼兒園周邊200米以內不得設置營業性娛樂場所、酒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學校、幼兒園周邊不得設置煙、酒、彩票銷售網點。
劇本娛樂經營場所使用的劇本腳本應當設置適齡提示,標明適齡范圍;設置的場景不適宜未成年人的,應當在顯著位置予以提示,并禁止未成年人進入。除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劇本娛樂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劇本娛樂活動。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不得脅迫、引誘、教唆未成年人文身。
醫療美容服務機構未經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醫療美容服務。
另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網絡保護】
不得為未滿16歲的孩子提供網絡主播服務
意見稿提出,學校應當加強網絡安全、網絡文明和防止沉迷網絡的教育,加強對未成年學生使用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的管理,引導未成年學生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絡。
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品和服務。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設置青少年模式以及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功能,在使用時段、時長、功能和內容等方面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提供服務。
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應當加強主播賬號注冊審核管理,不得為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絡主播服務;未征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不得為年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絡主播服務。
禁止違反規定為未成年人提供現金充值、禮物購買、在線支付等網絡直播打賞服務。
【政府司法保護】
建立未成年人保護熱線
意見稿提出,教育部門應當采取措施督促學校減輕義務教育階段未成年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不得將升學率作為考核學校工作的指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托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建立未成年人保護熱線,及時受理、轉介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投訴、舉報;依托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及其網絡平臺、12338婦女維權公益服務熱線,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法律維權、家庭教育指導、安全保護等方面咨詢服務。
對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實行特殊保護。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保護機制,給予留守未成年人關愛幫扶,對困境未成年人實施分類保障。學校應當根據留守未成年學生、困境未成年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心理健康預警防控,實施全程管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因外出務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內不能完全履行監護職責的,應當委托具有照護能力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代為照護,并及時將委托照護情況書面告知未成年人所在學校、幼兒園和實際居住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
另外,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關心留守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學習情況,與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聯系和交流一次,與學校保持經常聯系,并給予未成年人親情關愛。
此次征求意見的時間為2023年4月18日至5月17日止,市民可以在司法廳征求意見的網頁直接提交修改意見或者將書面意見寄至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清溪路100號省司法廳立法二處(郵政編碼:230031),在信封上注明“《安徽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字樣,也可以將書面意見電郵至sftlfec@sina.com。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