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池州市青陽縣文宗古村,青磚綠瓦馬頭墻,花窗夯土青石板,藏在深山里的文宗古村清晰浮現,沿著村路往深處走,不少屋舍依山就勢而建。
“這些屋舍一共有24棟,分別以24節氣命名,共47個房間,受到當地文化影響,屋舍也延續了‘居家兩層為宜,借勢不超三層’的建筑風格。”文宗古村項目負責人張春紅說,房間內部裝飾根據四季變換將春夏秋冬元素植入其中,形成四季變換、時空交錯、勝景常在的獨特體驗。該項目由中國美術學院歷時3年精心打造而成,總投資1.72億元,占地約146畝,計劃于4月28日正式開業。
記者注意到,文宗古村充分還原了徽派建筑以木構架為主、磚石土為輔的結構特征,木架構以榫卯結構連接,東方美學建筑元素得以充分體現。
皖南村落講究“啟于水口,承于村口”。文宗古村內有一觀瀾湖,是古村的靈魂所在——“水口園林”,水口文化也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駐足觀瀾橋,可一窺文宗古村全貌,古村、田園、山水交織相融。
據悉,該項目以“徽韻村落,山水田園”為設計靈感,深挖地域文化與禪旅文化,使得文宗古村形成“一山一水一村落”的自然田園風光,建筑風格為明清徽派建筑,呈現灰白墻、黃泥夯土和磚墻等多種徽派形態,涵蓋了徽韻村落、田園花海、山地游賞、農耕體驗、生態泳池、淺灘嬉水和茶室書吧等休閑度假產品。
在文宗古村內,規劃有七片大小不一的田園花海,花海一側建有農耕體驗館,館內主要有手工作坊、非遺文化和農耕文化展示。“今年5月份計劃在這里舉辦花朝節,屆時各類鮮花會讓古村變得更加動人。”張春紅告訴記者,古村會根據四季時節舉辦農耕體驗和農事教育活動,讓游客體驗到不一樣的田園生活。
(本報見習記者 鹿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