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月21日從合肥市包河區獲悉,歷經兩個月時間的閉館升級,日前,渡江戰役紀念館與安徽名人館煥新后恢復開放,融合AR、XR、裸眼3D等技術,為觀眾帶來更立體豐富的參觀體驗。
科技賦能紅色傳承
讓歷史“活”起來
正值暑假,重新開放后的渡江戰役紀念館人氣火爆,前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
在靜態展示的渡江作戰船只旁,一組組人物雕塑展現了渡江英雄的英勇和無畏,他們身后則是采用聲光電技術再現的人民解放軍萬船齊發、突破江防,炮火連天的戰斗場面,這些“動起來”的畫面讓游客仿佛身臨其境。“現在的展陳比以前更生動了,體驗也更好了。”市民苗顏明正帶著孫子在館內參觀。
據介紹,渡江戰役紀念館此次升級還通過光影沉浸敘事+AR觀景技術,展示了人民解放軍在巢湖練兵的細節;通過LED高清大屏+光電沙盤,構建了西梁山戰斗的光影戰術劇場;通過全幕光影劇場,再現了“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恢弘場面……
“項目施工單位安達創展設計總監李滕飛介紹,渡江戰役紀念館更新了150多套設備,重點更新了巢湖練兵、突破江防等8處重點場景。
引入前沿科技
穿越時空 對話先賢
安徽名人館的一樓大廳里,巨型LED長卷上的安徽地圖緩緩鋪開,皋陶、老子、包拯、詹天佑、鄧稼先……名人的形象依次出現,每一幀都有專屬的色彩與配樂。
“效果很震撼!也學到了很多東西,這些歷史名人的事跡讓我很受觸動。”來自無為的游客馬到榮正帶著孩子在現場參觀。
據介紹,安徽名人館此次共更新展覽展陳設備355套,在15個展區空間做了升級,新添裸眼3D、XR沉浸式體驗廳等項目,讓原本固態化的陳列,變成可以被觸摸、被參與的活態化的體驗。
“我覺得最大的變化,是讓人物真正活了起來。”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榮譽主任、省文史館館員、文化學者翁飛表示,如今的安徽名人館不再是靜靜陳列的雕像和文字,而是能近距離互動的文化空間,觀眾可以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安徽山水與人文的厚度。
據了解,為提升參觀體驗,渡江戰役紀念館、安徽名人館簡化入館手續,實行免預約入館。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郜征 通訊員 葉玉庭)